聚烯烴下半年供給端壓力較大,走勢或呈先揚后抑。
內盤方面,上半年內盤投產了3套裝置:衛星石化、久泰能源和恒力石化一期。衛星石化15萬噸粉料裝置已于春節期間正常開車;久泰能源于3月20日順利試車,PE裝置產7042,PP裝置產L5E89,不過后來再度停車檢修,之后于5月以8成負荷開車,6月后提負至9成;恒力石化一期45萬噸PP于4月試車運行,5月份正式低負荷投產,6月份逐步提負。下半年,從三季度來看,大概率投產廣東巨正源和中安聯合。廣東巨正源60萬噸PP于6月底試車試產PPH-T03,廠家聚合裝置為倒開車試產,PDH開車稍后。7月投產后,預計產拉絲、注塑,纖維為主。中安煤業之前稱推遲至9月,目前有消息稱將于7月開車。此外,三季度也可能投產青海大美和寶豐二期。原可能二季度投產的青海大美,于2018年12月26日實現中交,計劃2019年9月投產。從四季度來看,浙江石化75萬噸PE和90萬噸PP、寧波福基2期80萬噸PP、恒力石化2期40萬噸PE和40萬噸PP等裝置都有一定概率投產,但考慮到化工裝置投產多有延期通病,故四季度新增產能或大幅小于業者預期。
外盤方面,由于國際化消息統計口徑的不完善,導致外盤投產不確定性更高,目前來看,下半年預計有伊朗APC、美國巴塞爾、馬油、西布爾等裝置投產,外盤預計2019年PE、PP新增產能達526萬噸和288萬噸,顯著高于去年的357萬噸和146萬噸。
進口或中短期出現環比縮量,但之后或將再度承壓。從進口量來看,目前公布了5月進口數據,從公布的數據來看,PE1-5月進口688.2萬噸,同比增加18.4%;PP1-5月進口202.6萬噸,同比增加6.1%。春節后,尤其是2月末起,船期到港逐步增多,3月進口依舊較多,港口整體承壓,之后二季度進口壓力依舊明顯,不過由于4月末起至5月中下旬進口利潤顯著下滑,結合當時進口訂單情況,6、7月份進口將會環比有較為大幅度的走弱,而當前外盤貨源因低價貨不多,開始挺價,也從側面一定程度印證了這一觀點。
轉自: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