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以來,國內純堿市場出現庫漲價跌的窘態,價格陷入深跌模式。據化工在線監測,目前華東地區輕質堿價格1565元左右(噸價,下同),較5月初跌幅達18%;重質堿價格在1725元左右,較5月初跌幅達15%。
筆者認為,國內純堿價格低位徘徊,一方面是裝置開工率較高,廠家庫存充足;另一方面是下游備貨減少,加上貿易商開始拋貨,市場供需失衡。
產能方面,今年以來,金大地100萬噸/年新裝置投產,河南駿化產能擴增20萬噸/年,鹽湖產能增加至120萬噸/年,截至6月末國內純堿產能共計3270萬噸,而上半年持續運行的產能約3150萬噸,產能利用率96%左右。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國內純堿累計產量1097萬噸,同比增加36萬噸,增幅3.3%。
下游方面,輕質堿需求疲軟,重質堿剛需平穩。隨著前期中美貿易摩擦逐漸升級,宏觀經濟運行下行壓力較大,加之受環保、安全檢查影響,日用玻璃、無機鹽、印染等行業開工情況一般,部分輕質堿下游小廠停產,需求量下降,對上游市場支撐乏力。此外,中美貿易摩擦對泡花堿、日用玻璃出口影響較大,使輕質堿需求量減少。重質堿方面,自3月份開始全國各地陸續有10條浮法玻璃生產線集中點火,5月中下旬運行產能達到上半年峰值。截至目前,全國浮法玻璃生產線日熔量同比增加有限,對重質堿需求量變動不大,支撐力量有限。
綜合來看,當前堿企整體庫存仍處高位,部分企業選擇降價以換量或裝置檢修。隨著檢修廠家開始增多,庫存量下降,純堿行情似有轉好跡象。但下游需求仍處疲軟狀態,心態較好的業者已有抄底行為,采購量小幅增加。鑒于目前市場大環境不好,短期純堿市仍難有較強的反彈機會。但從成本面來看,純堿價格繼續下行的空間有限,近期仍將在低位徘徊。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