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石化業挑戰加劇, 如何深度調整激發活力?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8-29





      8月15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上半年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實現營業收入6.1萬億元,同比增長2.2%;利潤總額3596億元,同比下降18.3%。


      今年上半年全球石化產業結構深度調整,下行壓力加大,給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當前行業需要堅定信心,優化產業結構,調整企業目標,堅持高質量發展戰略,增強有效供給、高端供給,探索平穩健康運行和高質量發展的新途徑。


      遼陽石化:從“攻山頭”到“穩陣地”


      8月13日,遼陽石化召開的經濟活動分析會披露:今年前7個月,累計加工原油450萬噸,外銷商品437萬噸,實現主營收入247億元。2017年以來,遼陽石化全面完成了“三年三步走”目標,取得了持續盈利、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裝置高效長周期運行等“攻山頭”全勝。


      站在新起點,面對煉化行業新一輪“大洗牌”嚴峻形勢,今年以來,遼陽石化按照集團公司提出的俄油整體平衡新要求,發揮檢修改造后裝置新優勢,開足馬力提高俄油加工量,在實現安穩長滿優的前提下,優化產銷銜接和控本降費,不斷開啟從“攻山頭”到“穩陣地”的新征程。


      8月6日,首次大修后的220萬噸/年重油催化裂化裝置瞄準先進水平,加大對標力度,通過不斷優化操作,催化汽油、液化氣收率均大幅上漲,年可增效近億元。就在同一天,大修復產后的乙二醇裝置通過平穩運行、優化攻關齊頭并進,日產環氧乙烷700噸,創下歷史新高。


      遼陽石化堅持“一平穩四優化”的工作方針,突出全領域、全方位深入對標和達標,圍繞提高裝置負荷率、提高運行平穩率、提高產品貢獻率和降低設備故障率、降低消耗、降低費用等“三提三降”,緊盯全流程生產要素,提升生產優化和成本管控水平。


      根據市場變化,遼陽石化靈活調整柴汽比,提高航煤產量,大力開拓市場,千方百計把增量產品銷出去。上半年銷售對二甲苯31.7萬噸,同比增利1.84億元,銷售成本下降20元/噸,增效630萬元。


      今年,遼陽石化按照“控油增化”的總體思路,實施了石腦油重拔、精制增產航煤、裂解裝置加工柴油等多項舉措,上半年共減少柴油產量19萬噸、增產航煤6萬噸。


      8月14日,繼70.5萬噸/年對二甲苯增效改造項目順利投運后,7.5萬噸/年鄰二甲苯增產改造項目一次通過公司PSSR界面驗收。至此,遼陽石化對二甲苯年產能從70萬噸增加到100萬噸,鄰二甲苯年產能從7萬噸增加到14萬噸,創效能力進一步提升。


      遼陽石化加快10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和200萬噸/年芳烴改擴建“雙百”工程建設,推進化工業務轉型升級,利用煉化一體化優勢完善和延伸化工產業鏈條,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8月13日,停產大檢修后的氣分裝置產出第一罐含水量≤20ppm的優級品丙烯,裝置生產重回“優時代”,延續了在無任何脫水設施前提下,產出優級品丙烯的“奇跡”,遼陽石化工作重心由“開得好”向“開得穩”階段轉換。


      大連石化:“三駕馬車”拉動效益增長


      大連石化今年前7個月實現利潤13.52億元,是集團公司煉化企業創效排頭兵。面對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大連石化提出,狠抓安穩生產,優化管理和技術創新工作,以“三駕馬車”拉動企業效益持續增長,全面完成全年生產經營任務。


      大連石化是中國石油規模最大的煉油企業,年原油加工能力達2050萬噸。在新形勢下,企業的生存發展面臨“三大風險”:一是國際油價持續波動,增加企業經營風險;二是國內民營與合資煉化一體化企業相繼建成投產,替代能源快速興起,競爭加劇;三是國家和社會對安全環保要求不斷提高,企業發展面臨巨大挑戰。


      今年以來,大連石化堅持狠抓安穩生產,全面優化生產運行、產品結構和組織管理,結合實際開展技術改造,以“三駕馬車”拉動企業效益增長,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大連石化堅持“大平穩出大效益”的理念,以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達標為抓手,全面檢查整改各類安全生產隱患。同時,優化生產裝置運行,精細管控裝置生產,今年1~7月公司裝置運行平穩率達99.86%,高于集團公司7月份年度累計平穩值0.3個百分點,為提高企業創效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優化管理增效益。大連石化結合實際在產品、裝置、節能、原油等方面開展了40多項優化增效項目,今年1~7月累計實現優化增效3.2億元。大連石化圍繞“增航控汽減柴”優化調整運行,1~7月汽油產量同比提高17萬噸,航煤產量同比增加17.2萬噸,柴油產量同比減少26.2萬噸,柴汽比同比降低0.18個單位。嚴格加熱爐管理,優化加熱爐運行,全廠平均熱效率達91%;提高裝置熱進料比例,優化調節蒸汽伴熱系統排放量,1~7月累計綜合能耗59.38千克標油/噸,同比降低0.06個單位。大連石化有關部門表示,下半年將結合生產實際補充一批新的優化增效項目,進一步增強公司優化增效的力度和成效。


      技術創新創效益。大連石化根據國家要求和客戶需求積極研發新產品,開辟新市場。今年初,大連石化組織技術人員攻關研發低硫船燃產品生產,利用低效產品油漿和加裂尾油調和生產低硫船燃,每噸實現增利500元左右。截至7月底,已出廠低硫船燃1300多噸,創效60余萬元。大連石化還研發生產出H39S-3聚丙烯產品和98#國Ⅵ車用乙醇汽油,搶占高端市場,贏得良好效益。


      四川石化:調結構 搶市場 精準施策增效益


      “三季度迎來汽柴油銷售旺季,我們緊跟市場變化節奏和生產運行狀態,跟蹤測算評價最優排產方案。”8月19日,四川石化財務處工作人員周吟秋告訴記者。


      為實現效益最大化,四川石化基于效益測算優化生產加工方案,走高端化、特色化、差異化產品路線,堅持“大市場”理念,組織生產、計劃、財務等相關部門對公司生產經營進行定期“會診”,在市場動態變化中,優化煉化一體化產品結構,增加汽油、柴油增效,精準投放市場,確保產品市場價格最佳。僅7月份,汽柴油共計出廠37.5萬噸。


      除了依靠優化生產經營準確鎖定企業的效益增長方向之外,四川石化還通過持續調整結構為企業高質量發展鉚足后勁。


      “由于市場變化和競爭加劇,走傳統的燃料型煉廠老路已經沒有出路,必須向材料型煉廠轉型。今后一個時期,以結構調整為主線,通過創新調結構,強實力,實現適應市場、服務市場、占領市場。”四川石化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彬在公司年中工作會上,再次明確任務目標。


      2018年,四川石化針對國Ⅵ汽柴油升級和航煤增產,投資3.5億元,實施并完成蠟油加氫增產航煤改造、柴油加氫改質改造等工程技改項目,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性進展。得益于首輪結構調整,2019年上半年四川石化有效化解了宏觀經濟環境帶來的原油、市場及產品價格影響,保持了“硬盈利”,累計加工原油433萬噸,上繳各項稅費62.7億元,創造社會貢獻值89.5億元,實現賬面利潤3.9億元,8項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中6項進入中國石油煉化板塊前五。


      結構調整是創效基礎,大負荷生產是保證,圍繞全年完成900萬噸以上原油加工目標,四川石化多方籌措資源,穩生產調結構,縝密計劃排產,深化產品結構優化,提高高效產品比例。在煉油結構上,大力增產航煤,實現航煤月度產量翻番,加大高熔抗沖等專用牌號的開發力度,增產高附加值新牌號產品,同時重點圍繞煉油完全加工費、煉油綜合能耗、乙烯能耗、乙烯收率、煉油高效產品比例、化工高效專用料比例等關鍵指標,推動經濟技術指標持續優化。


      圍繞效益增長點,精準施策,布局發力未來,緊跟煉化一體化發展趨勢,四川石化現已開始著手實施第二輪結構調整。“我們的目標是將航煤產能擴展至260萬噸/年,乙烯、PX、煉油+化工丙烯產能均達到100萬噸/年,汽柴油收率降至40%以下,柴汽比降至0.6左右……”四川石化技術處負責人說。(記者 黃朝暉 朱曉芳)


      轉自:中國石油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中國石化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王玉普16日在北京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董事長薩烏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討在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王國兩地分別開展項目合作的機遇,旨在共同推進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沙特“2030愿景”。
      2017-03-21
    • 石化行業再發力 瞄準筑底反彈新通道

      石化行業要搶抓宏觀經濟的積極變化和世界石化工業復蘇的先機,以新的思路和新的舉措,以綠色發展為重要抓手,以去產能為攻堅的堡壘,緊緊圍繞結構調整優化這條主線,繼續加大創新驅動和國際合作兩大戰略舉措,努力提升行業和企...
      2017-05-03
    • 規劃院副院長白頤:中國石化業將呈現七大趨勢

      “國際石化行業發展的趨勢是中國石化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縮影, 研究國際上的經驗以及教訓,我們可以判定,未來5~10年,我國石化行業發展將更關注質量的提升, 產業水平的提升和更加綠色、節能環保的問題,整體呈現出七大發展...
      2017-06-13
    • 中石化在2+26城市區域內煉廠完成國六升級

      中國石化新聞辦7月3日宣布,中國石化在“2+26”城市區域內所屬全部11家煉油企業,比國家要求提前3個月完成國六油品升級。今年初,國家環境保護部等4部門和北京、天津、河北等6省市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
      2017-07-03

    熱點視頻

    多措并舉穩外貿 動力強勁底氣足 多措并舉穩外貿 動力強勁底氣足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