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大慶石化乙烯產量再次突破100萬噸!更重要的是,大慶石化人今年只用284天就完成了這一目標,比2017年創下的最好紀錄足足提前了一個多月。而且,這也是大慶石化自2014年來連續第五年實現乙烯產量突破百萬噸。這對于化工區的生產經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讓我市乙烯后加工企業有了更充足的“口糧”,助推大慶接續產業發展實現“撐桿跳”。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乙烯這個“名詞”遙遠又陌生,其實它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家用的塑料盆、孩子喝酸奶的果奶瓶、衣服里的腈綸,甚至藥品中的一些成分,等等,幾乎所有的石化產品,一切與塑料有關的物品,都源于乙烯。
從1986年30萬噸/年乙烯裝置拔地而起,到乙烯裝置60萬噸改擴建投產,再到向120萬噸“大乙烯”邁進,大慶石化做精“化尾”產業,釋放協同效應,堅持差異化、特色化、精品化發展道路,樹立開放、共享理念,打破企業界限,整合外部資源,推動石油精深加工,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今年受外部環境影響,乙烯原料供給情況復雜,且物料組分對裝置長周期運行影響較大。大慶石化積極協調各方解決困難,化工一廠努力優化生產運行,終于將這100萬噸乙烯收入囊中。
擁有充足的乙烯作為原料,下游生產廠就能滿負荷運行;塑料、化三等各廠的配套穩產,為乙烯的高產開辟了空間。
要想保證乙烯高產,就要保持裝置長周期運行。今年,化工一廠的三套乙烯裝置一直保持高效運行。他們針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操作人員“分門別類”開展安全培訓,特別是對青工和外來施工人員,開展專門的教學培訓課堂,力保踏進化一現場的人都是安全上的“明白人”。E1、E2是“元老級”裝置,設備管線難免老化。裂解車間開展了“管線設備腐蝕專項扒檢”——扒開保溫找問題,再結合LDAR檢測手段,力保裝置“身心”健康。持續開展多年的“無責獎勵制度”也是這個廠安全管理的法寶。年初至今,員工共發現各類隱患247項,累計獲得嘉獎2.93萬元,一座堅實的“安全堤”高高筑起。
優化生產管理,讓裝置長周期運行,是提高乙烯產量的重要手段。化工一廠對三套乙烯裝置的20臺裂解爐逐一建檔,實施“一爐一檔”服務,使裂解爐火嘴、風門、空氣預熱器等重要部件實現了管理升級,避免了非計劃下線。同時,化一人努力在裝置長周期運行與經濟性中找到平衡點,全面提升乙烯裝置運行質量。經過一系列優化操作,E1裝置9號裂解爐在裂解深度穩定、爐管結焦進度平穩控制的同時,還能保持較高的乙烯收率,運行末期,乙烯收率仍可達到36%—38%,并創造了連續運行118天的史上最好成績。
對標管理、節能降耗……這一系列措施都是大慶石化人乙烯產量“破百”的秘訣。100萬噸不是最終目標,如今,大慶石化正加緊生產,爭取產出更多的乙烯,創造更高的紀錄。(幸福 袁小芳)
轉自:大慶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