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甲醇生產利潤較低,加之短期下游企業復工,價格有望反彈。但是在甲醇企業集中復工、進口貨源集中流入的大背景下,甲醇下行趨勢難以改變。
甲醇成本支撐顯現
由于下游工廠遲遲沒有復工,上游甲醇生產企業的庫存壓力持續增大。截至2月26日,西北地區甲醇生產企業庫存為33.96萬噸,較去年同期上升8.16萬噸,同比上升31.63%;華東地區甲醇生產企業庫存為10.82萬噸,較去年同期上升0.80萬噸,同比上升7.93%。下游消費不暢,甲醇現貨價格持續下滑。截至3月3日,內蒙古北線的甲醇現貨價格僅為1650元/噸左右,西北外采煤炭制甲醇生產企業的生產利潤僅為200元/噸左右,處于極低水平。隨著甲醇價格的不斷下挫,生產企業利潤下滑,甲醇的成本支撐作用開始顯現。在這種情況下,2月初,甲醇生產企業開始大面積檢修或者降低負荷。同時,2月份進口到港量有限,進口貨源對國內市場的沖擊有限。開工負荷下降和進口處于低位,客觀上緩解了市場供應的壓力。
需求方面,隨著社會公共事件逐漸得到控制,目前甲醇的傳統下游陸續開工,下游消費不暢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善。由于甲醇是危化品,下游企業在春節停產時通常不會儲備較多的庫存,后期補庫需求將相對集中。基于上述判斷,我們認為在成本支撐以及下游企業陸續復工的大背景下,市場的恐慌情緒得到平復,甲醇短期存在反彈的需求。
供大于求格局難以改變
雖然短期內傳統下游開始逐漸復產,但是前期檢修的甲醇裝置在2月底也已經集中復產,事實上甲醇的復產速度要快于下游復工速度,因此市場供應壓力仍然較大。據和貿易商溝通了解,目前下游企業雖然開始復工,但是對于拿貨相對謹慎。與此同時,目前華東地區外采甲醇制烯烴的利潤不佳,特別是南京誠志是用甲醇制烯烴單體,經濟性不如聚烯烴,因此南京誠志近期或停車。進出口方面,3月份,前期的進口長約將集中到港,甲醇的進口貨源開始沖擊市場,整體供大于求的格局難以改變。截至2月27日,國內甲醇港口庫存為76.55萬噸,較春節長假前上升15.95萬噸,上升幅度為26.32%。由于傳統消費接近停滯,即使2月份進口貨源較少,其他地區貨源因為物流管制較少流入,港口庫存也仍然上升,華東地區的去庫存壓力較大。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目前社會公共事件有在全球蔓延的趨勢,考慮到日本、韓國、意大利等國全面戒嚴的可能性不高,因此上述國家短時間內控制的可能性不大,這會使得全球經濟受到影響,從而引發系統性的需求下滑,并引發市場恐慌情緒,對大宗商品產生利空作用。
后市預測
綜上所述,目前甲醇接近成本線,價格進一步下行會迫使企業停產。同時,隨著社會公共事件的緩解,下游消費逐漸回暖,有助于緩解市場的恐慌情緒,短期甲醇有望反彈。但是,中長期來看,國內甲醇庫存高企,甲醇生產企業近期集中復產,加之3月進口貨源集中流入,甲醇供大于求的問題非但沒有緩解,可能還會加劇。基于上述判斷,我們認為由于下方沒有下跌空間,甲醇近期或走出一波修復性的反彈,建議投資者堅持逢反彈布空甲醇的操作。
轉自:期貨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