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化石燃料補貼近5000億美元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6-23





      據能源世界網巴黎報道,根據兩個政府間機構聯合報告稱,盡管有氣候危機,但全球各國政府在2019年向化石燃料提供了將近5000億美元的補貼。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顯示,與2018年相比,僅礦物燃料消耗的補貼減少了1200億美元,降幅為27%,這主要是由于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下降。

      大力支持使用石油和天然氣的政府包括沙特、中國、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埃及、印度等。

      與此同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報告稱,在2019年對44個富裕和新興經濟體的化石燃料生產補貼(以現金,稅收減免和其他信貸的形式)增加了38%,達到550億美元。

      IEA和OECD在上周末發表的聯合聲明中表示,去年,77個經濟體的消費和生產補貼合計達4,780億美元,同比下降18%。

      OECD環境績效和信息部門負責人納塔莉·吉魯亞德(Nathalie Girouard)告訴法新社稱,補貼的財政負擔意味著更少的資源可能用于其他公共資金,無論是用于清潔能源研究、創新還是加強社會安全網。

      燃燒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占全球初級能源使用的80%以上-是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

      各國政府早就認識到有必要停止支撐化石燃料的生產和使用。

      早在2009年,負責二氧化碳排放80%的G20國家就承諾逐步取消化石燃料補貼。

      但是,到目前為止,他們還沒有兌現這一承諾。

      OECD秘書長古里亞(Angel Gurri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很遺憾看到在逐步取消化石燃料支持的努力上出現一些倒退。對化石燃料進行補貼是對公共資金的低效使用,并加劇了溫室氣體排放和空氣污染。

      千載難逢的機會-商業領袖們還指出,有必要停止為石油,天然氣及其衍生物的生產和使用提供資金支持。

      去年12月,管理著超過37萬億$資產的631家機構投資者批準了巴黎氣候條約(Paris Climate Treaty)將全球變暖限制在兩攝氏度的目標,并呼吁各國政府“在規定的期限內逐步取消化石燃料補貼”。

      IEA執行董事法蒂希比羅爾(FatihBirol)表示,隨著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封鎖導致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價格下跌,政府需要支持其處境最不利的公民的能源需求,同時將釋放出來的資金投入到更綠色的經濟中。今天的化石燃料價格低廉為各國提供了逐步淘汰消費補貼的絕好機會。必須避免促使污染和低效技術的市場扭曲。

      根據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的數據,燃燒化石燃料每年導致約450萬人過早死亡。

      IEA能源分析師Wataru Matsumura和Zakia Adam去年在博客中寫道,許多補貼的針對性很差,不成比例地使使用更多補貼燃料的富裕人口受益。這種無針對性的補貼政策會鼓勵浪費性消費,推高排放量,并使政府預算緊張。(郝芬 譯自 能源世界網)


      轉自:中國石化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