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學敗光200萬元 保溫瓶式教育塑造了“巨嬰”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2-18





      一些父母培養子女時,信奉金錢至上,物質至上,卻遺忘了正常的人間溫暖和親情付出,即使有關愛,也只是縱容和溺愛。
     
      近日,媒體報道了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叫晨宇的男生,從小性格孤僻,不愿與人交流,18歲出國留學,兩年敗光200萬元,卻連預科都沒畢業,回國后到大專院校求學,不到兩個月就棄學回家,與游戲為伴,吃飯還要家人喂,僅剩下的交流就是向家人要錢……如此模樣,難怪被扣上“巨嬰”的帽子。
     
      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奉獻,是一種典型的自我主義。“巨嬰”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對外面一切無感,缺乏正常社會道德感和基本倫理意識,更沒有感情的滋潤與釋放,冷血而無趣,漠然而可怕。
     
      “巨嬰”不僅生活上死板機械,心理上也張狂無比或者脆弱無比,一旦在社會碰壁,心理問題就會逐步累積,變得更加嚴重,甚至形成“自我破碎”。既可能傷害個體命運,也可能給社會層面造成隱患,畢竟不健全的人格,也藏著畸形的價值觀。
     
      前一陣子,有媒體報道,現在的孩子說不得碰不得,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差,受不了一點委屈,也讓很多家長發出了孩子“玻璃心”的感慨。其實,這就是典型的“溫室里的花朵”,也是“巨嬰”的呈現。
     
      結合“巨嬰”問題呈現過程來看,板子還是要打在家庭教育的層面上去。一些父母培養子女時,信奉金錢至上,物質至上,卻遺忘了正常的人間溫暖和親情付出,即使有關愛,也只是縱容和溺愛。如此,便讓子女不僅沒有金錢的概念,更沒有了生活的滋味。留學學不好,生活更是過不好,也迷茫了未來,更別提所謂的價值追求了。
     
      只知呵護,不懂引導和教育,更沒有相應的鍛煉,所謂的陪伴也流于表面,沒有高質量的追求。這說到底就是保溫瓶式教育,畢竟,“慣子等于殺子”,過度溺愛也是悲劇的開始,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恰恰是科學合理教育缺失的情況下,必須敲響的警鐘。
     
      當然,不僅是家長,在學校和社會都應該盡早把我們的孩子從“保溫瓶”里拿出去,科學適當地沖沖涼水,鍛煉一番。在“寬嚴相濟”和“規范引導”的正確教育路徑中,守住孩子心理健康的底線,一切以形成健全人格和正確三觀為奮斗目標。否則,一旦等到“巨嬰”成形,怕是多少匹馬都拉不回來。(默城)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教育部2017年總預算1378億元 留學預算增長顯著

      教育部官網7日發布了《教育部2017年部門預算》。根據預算公布的情況,由于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專項經費增加,小學教育、高中教育2017年的預算數分別比上年增長5 48%和4 44%。
      2017-04-10
    • 孩子留學在外 最需要父母的情感支持

      在2017年春天還沒完全到來的日子里,兩個留學女生相繼出事和兩個留學男生打架斗毆事件就在留學圈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2017-04-10
    • 出國留學花銷大 家長可考慮“以房養學”

      逸鼎投資CEO傅浩強也是以房養學的支持者和受益者。他透露,自己四年前以12 8萬美金在休斯敦買的房子,現在已經漲到18萬美金,每年還有15%左右的穩定租金收入。差不多等孩子留學回來,再把房子賣了,學費基本也就都回來了。但...
      2017-05-08
    • 留學畢業:回國還是留下?

      據相關媒體報道,有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抽中了被稱為國際生畢業后留美工作敲門磚的H-1B工作簽證,卻選擇回國工作。回國還是留下?這個每年都會聊的話題,隨著時間的推移,答案漸漸變得多元。到底如何選擇,聽聽留學生怎么說。
      2017-05-1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