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報就業、論文“放水” 高校畢業生造假何時休?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6-14





      虛報就業、論文“放水”、簡歷“注水”……部分畢業生離校前出現“造假注水”現象

      高校“畢業季”本不該這樣上“最后一課”

      每年五六月份,高校進入“畢業季”,數百萬大學生即將從大學校園的“象牙塔”走入社會。記者近期在高校采訪了解到,部分畢業生在離校前出現“造假注水”現象:虛構就業去向、畢業論文“放水”、求職簡歷“注水”……專家呼吁,高校誠信教育不可缺失,勿讓造假毀了畢業生。

      “就業去向隨便填”,就業率失真

      “請畢業班同學月底前登錄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網站填報就業單位,填報后每人可領取200元補貼。”畢業季臨近,西南一所高校輔導員給學生群發了這樣一條消息通知。

      收到通知的畢業生譚怡今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準備畢業后回老家慢慢找,但她也登錄了填報系統,在“就業去向”一欄選擇了“自由職業”。“200塊錢不要白不要,反正又沒人去核實,隨便填一個就可以了。”譚怡解釋說,這些補貼每年都有,就是為了鼓勵大家填報把就業率提上來。“往屆師兄師姐也有這么干的,不然怎么一邊是‘最難就業季’,一邊是動輒90%以上的就業率呢?”

      該校就業指導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受經濟大環境影響,近年來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另一方面,如今大學畢業生大多是“90后”“95后”,隨著就業壓力日漸增大,不少人選擇“慢就業”,最后可能變成“不就業”。還有的學生找不到合心意的工作,寧愿回家待著。統計顯示,該校某學院2018屆107名本科畢業生中,有31人的就業狀態登記為“待就業”,占比近30%。

      “就業率太低了我們也發愁,有時候不得不想方設法,各顯神通。”一位高校二級學院院長向記者抱怨,上面對就業率有考核硬指標,連續兩年就業率低于60%的專業,就要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為了提高就業率,該學院給研究生導師攤派任務,必須保證學生就業。“甚至有位導師要求學生出示就業協議,才在畢業論文上簽字放行。由于指導的學生就業率達到100%,這位導師還被評為全校的就業指導老師先進典型。”

      為求過關,學生虛構就業去向的現象時有發生。在上述學院2018屆畢業生就業去向統計表上,近百名畢業生中有5人選擇了“自主創業運營新媒體”或“微信公眾號撰稿人”。記者搜索發現,這些微信公眾號有的很少更新、閱讀量僅有個位數,有的自注冊以來沒有任何文章發布。

      畢業論文“放水”,求職簡歷“注水”

      “論文字數都不達標,目錄僅有不到十行、格式都沒對齊……就這樣的論文還敢來答辯?”這是在貴州某高校任教的一位張姓教師在朋友圈的吐槽。張老師告訴記者,今年答辯季前后審閱了二三十篇論文,看完頭都大了,“之前新聞上熱議有老師在答辯時向學生扔論文,不敢說支持,至少這種心情很有同感。”

      張老師說,畢業論文“放水”現象已不鮮見,自己生氣歸生氣,但答辯還是得讓學生通過。“去年就已經批評哭了兩個學生,今年就沒敢再說重話。要是硬卡著不讓過,學生萬一想不開咋辦?”

      除了畢業論文“放水”,有的畢業生簡歷也出現“注水”現象。西南一所高校學工處老師說,在收取評優材料時,有學生在簡歷中自稱在校期間擔任某中央級媒體“駐××大學新聞錄制小組組長”。材料在網上發布后,該媒體主動澄清“從未在高校設過分支機構”,要求校方改正錯誤,這就給學校聲譽造成不良影響。

      在重慶一家房地產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工作長達9年的徐經理告訴記者,公司每年參加校園招聘會收到求職簡歷上千份,一些高校畢業生在求職簡歷中“注水”,在面試過程中時有發現:有的學生英語四六級沒過卻在簡歷上寫“外語能力良好”,擔任過學生會干事寫成“擔任學生會某部門重要職務”,參與一些課外實踐項目卻寫成“擔任項目負責人”,沒有相關實習經歷卻編造出在某單位實習等等。還有的學生奉行“拿來主義”,復制互聯網上的簡歷模板、范文,經過簡單修改加工后當成自己的簡歷,“注水”痕跡明顯。

      徐經理認為,簡歷作為求職的門面,不僅彰顯工作表現,更是人品的體現。“一發現查證有簡歷注水情況的,我們都是一票否決。”

      莫讓造假毀了畢業生

      “大學是教書育人的殿堂,除了傳授知識技能,還要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素養,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西南政法大學程德安教授認為,在畢業論文、求職簡歷、就業統計上造假,不僅影響了學生個人發展、損害了學校聲譽,也對全社會的風氣產生不良影響。他建議,教育部門和高校應著力加強誠信教育,上好畢業生從象牙塔走向社會之前的“最后一課”,為社會輸送誠實守信的高質量人才。

      記者在多地采訪了解到,今年以來不少高校加強畢業論文質量管理,提高了畢業論文過關門檻,論文篩選流程也變得更加嚴格。南京某高校日前發出通知,學校將使用“中國知網”大學生論文抄襲檢測系統對全部的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進行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將畢業論文分為ABCD四個檔次。其中文字復制比在40%以上的認定為D級,不予參加答辯,論文成績定為不及格,學生延期畢業并重修。

      “今年的論文要求一下子就收緊了,大家為了改論文達到通宵達旦的程度。”張鵬是東北一所985高校外國語學院的應屆畢業生,他說,學校今年對本科生畢業論文統一查重,要求不能超過10%。第一次查重后,張鵬所在的班級22名同學,有6篇畢業論文查重率超標,被要求修改后重新查重。

      “導師直接把要求提高到研究生論文水平”“改實驗數據改到吐”……隨著畢業論文的過關難度提高,“翟式畢業季”也成為網絡熱詞。有學生在網上抱怨如此嚴格是受“翟天臨事件”影響。

      “大學論文從嚴是大勢所趨。”重慶一高校教務處處長告訴記者,教育部文件早已明確要求狠抓學位論文和學位授予管理,重點抓住學位論文開題、中期考核、評閱、答辯、學位評定等關鍵環節。這些不是“翟天臨事件”后突然多出來的規矩,現在只是落實更加嚴格。

      程德安建議,除了嚴格畢業“準出”標準,學校還應該建立高質量的課程體系,加強對學生學術規范、實習就業方面的指導,提供系統的科學研究方法訓練和學術素養培養,貫穿學生從入校到求學再到畢業的全流程,這樣在學生畢業時劃定高標準線才有底氣,促進學生健康發展。記者 柯高陽 (文中受訪學生均為化名)


      轉自:新華每日電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教育部今年將完成對直屬高校直屬單位巡視全覆蓋

      教育部日前印發的《2017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點及直屬機關任務分工方案》顯示,教育部黨組今年將對9所直屬高校和5家直屬單位進行巡視,在十九大召開之前完成對直屬單位、直屬高校巡視全覆蓋。
      2017-04-07
    • 高校自主招生熱度又增 考試更為多樣

      高考剛落幕,一大撥兒考生便奔赴各高校自主招生的考場。自6月10日起,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90所重點院校的2017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試正式開幕。
      2017-06-12
    • 回歸育人初心 中國高校方可縱橫一流

      “中國的研究型大學,甚至是一流大學,能否在二三十年后培養出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在很多國外學者看來,中國高等教育的硬件已居世界一流。但在人才培養尤其是本科教育質量上與國際一流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2017-07-10
    • 教育部發文 200家國際組織面向高校學生開放

      昨天,記者從河南省教育廳獲悉,日前教育部下發了《關于促進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國際組織實習工作的通知》 ,其中明確, 200家國際組織和400余條崗位信息向高校學生開放,進入國際組織實習,最長可保留兩年學籍,并可納入推免體系。
      2017-07-20

    熱點視頻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