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
北京大學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依托北京大學在集成電路器件方向的研究基礎,與中芯北方、華大九天、兆易創新、北方集成電路技術創新中心、北大方正集團等北京地區集成電路重點企業合作建設,突出器件與集成、器件與電路的協同設計,通過“工藝-器件-電路”一體化,以EDA為抓手,服務以CMOS集成電路為主的制造和電路設計行業,并延伸服務材料和裝備等行業。項目以培養滿足產業需求、涵蓋集成電路全環節、工程和創新能力兼具的集成電路人才為核心目標,為高校和企業協同開展集成電路領域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提供綜合性創新平臺,服務國家戰略。
清華大學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
清華大學依托其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優勢基礎,建設集CMOS邏輯器件與電路、存儲器技術、傳感器等于一體的京津冀地區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綜合創新平臺。該平臺將與紫光集團、中芯北方、兆易創新、北方集成電路技術創新中心等京津冀地區優勢集成電路企業合作建設,面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相關高校和企業,每年提供至少1600人次的集成電路教學和實訓。通過聯合設計培養方案、聯合培養定向人才、舉辦高級主題研修班等多種方式,以需求為導向,以實訓平臺建設等措施帶動人才培養質量的顯著提升,促進清華大學與集成電路行業重點企業在人才培養上的雙向深度合作。
復旦大學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
復旦大學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以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為建設主體,聯合國內重點企業,建立合作共贏的融合模式,打造長三角地區新型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創新平臺將針對我國集成電路發展中的關鍵“卡脖子”難題,深入研發新一代節點集成電路共性技術,涵蓋芯片設計、EDA工具、器件工藝與芯片封裝等方向,著力推進長三角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在產教融合攻克關鍵技術的實際過程中培養我國集成電路的領軍人才和產業急需、創新能力強的工程型、技能型人才,獲得可進行產業轉移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突破。復旦大學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將重點突出集成電路緊缺人才的培養與工程實踐,建成后具備每年為2000人次提供集成電路實訓手段的能力。
廈門大學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
廈門大學是大陸高校中對臺交流合作最廣泛、最活躍、最成熟的學校之一。廈門大學將引進臺灣地區先進的集成電路人才培養方案和優質的師資,建設集教育、培訓、研發功能于一體的區域共享型制造工藝類協同育人實踐平臺、芯片設計和公共測試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為海峽兩岸高校學生提供實習實訓條件和創新創業平臺。以平臺為依托,探索多種實習實訓模式,深入推動集成電路相關專業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改革,推進集成電路工程技術人才培養。開展跨專業、跨學科的交叉復合型人才培養,吸納更多相近專業人才投身集成電路產業。開展面向社會及企業的在職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同時探索產業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環境和條件,加快區域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圍繞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在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等方面開展前沿技術研究,支撐產業的快速發展。
廈門是集成電路產業的集聚區,已落戶近200家集成電路相關企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廈門大學結合區域特點和自身優勢將建設集成電路設計實踐平臺的同時,重點建設第三代半導體、集成電路特色工藝與先進封測等工藝平臺,為周邊高校和企業提供集成電路設計實踐和工藝條件,帶動海峽兩岸和華南地區高校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工程實踐能力、學科水平和研發能力的提升,為全產業鏈發展提供人才和技術保障。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