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牌機構優勝教育爆雷!總部人去樓空,創始人曾稱絕不跑路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0-21





      對于重資產、長周期運營的線下教培機構來說,疫情可能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提前預支了培訓費的學生家長將遭受直接損失。


      百余家長現場維權,創始人稱“不會跑路”


      北京中小學教育機構優勝教育突然爆雷,引得大批家長前往校區現場維權。據多家媒體報道,10月19日,上百名維權者聚集在位于北京朝陽區光華路的優勝教育總部,要求優勝教育全額退費。


      多位現場家長向媒體反應,優勝教育未退學費由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據維權家長的不完全統計,僅北京廣渠門小區,未退學費已經超過900萬元;東直門校區未退學費達800萬元。而優勝教育在北京的校區多達數十家,粗略估計北京地區的待退學費已達上億元。


      此外,現場還有前來討薪的老師,多位老師表示,優勝教育在疫情期間發工資就斷斷續續,朝陽區的一位老師稱該校區拖欠教師工資數額已達到125萬元。


      優勝教育早在1999年便成立,二十年來在全國發展出千余家校區,遍布400多個大中城市,并曾計劃在未來一到兩年內開設2000家學習中心,每年新開業校區數量保持30%-50%的增速,成為一對一個性化教育全國連鎖機構第一品牌。


      面對家長和老師的質疑,優勝教育曾于10月17日在官方微博中回應稱,“優勝沒有破產,優勝還在,而且會越來越好。”


      然而,前往現場維權的家長發現,公司總部及多個校區已經人去樓空。對此,優勝教育創始人兼董事長陳昊在與現場各校區家長代表視頻連線中表示,由于疫情影響,北京優勝教育現在的營收只有過去的1/4,對大家受到的損失感到很抱歉。他還表示,自己不會“跑路”,優勝教育也不會破產。


      隱患早已暴露,疫情加速行業清退潮


      實際上,優勝教育的經營困境早已顯露。2019年下半年以來,優勝教育在上海、天津、成都、哈爾濱等多地的校區被曝出退費難、拖欠工資、辦學不規范等問題。


      10月12日,北京海淀區市場監管局發布關于謹慎選擇教育培訓機構的消費預警,優勝教育居于黑名單榜首,為第三次上榜。其中,接到投訴案件高達193件,解決率最低,僅有3.63%。10月10日,該公司被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因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


      企查查顯示,優勝教育運營方為北京優勝輝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實繳資本500萬元人民幣,公司法人在2020年10月14日由陳昊變更為唐芳瓊。公司由北京優勝騰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后者的實控人是陳昊,持股比例為85%。


      今年以來,優勝教育涉案數量達100件;六月,公司股東北京優勝騰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將500份股權出質。與此同時,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期間,陳昊接連成立了多家新公司。在天津優問教育管理公司、天津牛師來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泰州優勝牛師來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天津海思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新成立公司中,陳昊均為法定代表人。


      值得注意的是,優勝教育曾卷入一場上市公司的“忽悠式重組”中。今年5月,*ST金洲(000587.SZ)發布公告稱,擬收購優勝教育運營主體北京優勝騰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對價不超過5億元。


      欲意成為“新東家”的*ST金洲是一家黃金珠寶加工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就不容樂觀。公司在2018和2019年分別虧損28億元、63億元,2020年上半年再度虧損14億元,今年四月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當時的業績對賭公告,優勝教育2020年至2024年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000萬元、7000萬元、1億元、1.4億元、1.7億元,合計總凈利潤約5億元。然而,2019年,優勝教育營業利潤僅為5739萬元,負債則達到5.09億元。


      這項交易也引起了深交所的關注。5月25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在尚未開展審計情況下,就業績承諾金額、交易合理性、支付能力、履約保障措施等方面予以解釋。*ST金洲回應稱,本次交易涉及資金主要來源于自籌資金,雖然公司現階段存在部分資產受限、償債壓力較大的狀況,但公司目前正在積極爭取重大資產重組。


      除了這項疑點重重的并購交易外,優勝教育并未公開其他融資信息。


      教育培訓機構多采用“先預付、后消費”的方式,甚至用返還、贈送課時等優惠,讓家長提前充值。然而,機構沉淀下的資金卻給經營可持續性埋下隱患。


      今年疫情加重了線下教育機構的經營壓力,營收銳減,場地租金成為沉重負擔。啟信寶數據顯示,2020年2月1日至6月16日,全國線下培訓機構注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相當于平均每天近百家線下教培機構注銷。一旦教培機構“跑路”,學生家長將遭到直接損失。


      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好未來集團和奧緯咨詢7月28日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K12教育TOB市場白皮書》,疫情期間,超七成校外培訓機構在招生引流環節受到嚴重負面沖擊。調研顯示,超六成機構認為負面影響將持續至今年年底。


      轉自: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