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非農產品合作,湖南又見新機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0-07





      中國與非洲,不論膚色、語言、文化差異多大,在“民以食為天”上完全一致。隨著中非深度合作推進,湖南與非洲經貿往來在食品和農產品領域會遇見新機遇嗎?


      9月27日,第二屆中非經貿博覽會舉行首屆中非食品和農產品合作論壇,中非雙方政府官員代表、商會組織代表、有關金融企業和商貿企業代表等,共同探討擴展中非食品和農產品貿易的新路徑、新機制。


      中國人吃的芝麻,八成來自非洲


      “中非最具代表性的非資源性產品合作產業鏈,分別是咖啡、腰果、可可、木材、橡膠、海產品、干辣椒、芝麻、花生九大產業鏈,基本是農產品。”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會長曹德榮說,以芝麻為例,中國八成芝麻來自非洲。


      要擴大進口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食品和農產品貿易必然成為中非經貿合作的重點。近年來,中國自非洲進口農產品連年快速增長,近3年年均增速達14%以上。


      “中國已成為非洲大陸第二大農產品出口目的國。”商務部西亞非洲司一級巡視員謝亞靜表示,2000年我國自非洲進口農產品約1.5億美元,到2020年已增長到42.6億美元,增長了28倍多。她認為,按照這一趨勢,中非食品和農產品貿易額還將進一步快速擴大,未來合作潛力巨大。


      海鮮或成為湘非貿易新熱點


      通過打造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2020年湖南省對非進出口288.4億元,同比增長18.3%。今年上半年,全省自非洲進口食品、農產品分別同比增長80.4%、88.3%。


      “進一步加快中非農產品貿易,要建設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這也是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為促成中非深度合作著力搭建的平臺之一。”湖南省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董事長葉蓁提出,海鮮貿易可作為納入非洲非資源性產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的“新熱點”。


      葉蓁介紹,非洲擁有大西洋、印度洋兩大洋海岸線,工業不發達因此海水無污染,海鮮又大又鮮,質量非常高。安哥拉是非洲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今年4月,長沙至安哥拉的客運航線已正式開通。現在,湖南省糧油食品進出口集團和湖南八百里水產股份有限公司正攜手積極推進開通長沙至安哥拉貨運航線。


      “這條空中貨運航線一旦打通,湖南將立即對安哥拉等非洲國家和地區開展海鮮包機貨運業務。”葉蓁表示,大批量非洲海鮮入湘將快速提高湘非農產品貿易量和交易額。


      轉自: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擴大中非農業貿易 助推雙邊互利共贏

      擴大中非農業貿易 助推雙邊互利共贏

      中非雙邊農業貿易的協調發展,有助于雙方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顯著增加非洲國家農業生產者收入、提高就業水平和消減貧困,對促進世界跨區域農業合作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
      2018-09-19
    • 近20年來中非農產品貿易額年均增長14%

      近20年來中非農產品貿易額年均增長14%

      近年來,中非農業投資貿易快速增長。2000年至2018年,中非農產品貿易額由6 5億美元增長到69 2億美元,年均增長14%,中國自非洲進口農產品貿易額年均增長17 3%。
      2019-12-15
    • 中非攜手抗擊疫情 深挖農業合作潛力

      中非攜手抗擊疫情 深挖農業合作潛力

      對參與中非農業合作的企業,蔡立華給出了12個字的建議:攻略細、方案實、步子穩、隊伍精。他說,盡管非洲大陸農業合作商機多多,但也處處是“坑”。真正有意涉足者一定要記住那句老話:“沒有金剛鉆就別攬那瓷器活兒”。
      2020-09-08
    • 中國今年綠色優質農產品播種面積大幅增加

      隨著“春分”的到來,中國春播也由南向北進入高潮。記者20日從中國農業部獲悉,今年中國農業結構調整趨勢明顯,綠色優質農產品播種面積大幅增加。
      2017-03-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