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升至61%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1-16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是指農業科技進步對農業總產值增長率的貢獻份額。在重慶,山區丘陵占98%,地塊稀碎分散,導致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相對較低。“這決定了我們必須依靠科技創新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進而推動農業質量變革。”市農業農村委科教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去年以來重慶堅持問題導向,疏通卡點堵點,推動科技創新為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賦能。


      人才資源不夠聚集,一直是困擾農業創新的一個問題。去年以來,重慶圍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產業,組建糧油、蔬菜、生豬、榨菜、柑橘、茶葉等14個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集聚科研人才564人,累計引進、選育新品種82個,研發集成新技術312項,研制新設備39臺套,研發新產品131個。內部“挖潛”的同時,重慶還借助“外力”,與中國農科院開展農業科技創新戰略合作,聚焦產業發展技術瓶頸問題,首批啟動實施14個合作項目,匯聚專家256人。


      “在創新載體方面,針對創新要素集聚不夠、科研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我們著力構建農業科技創新平臺矩陣。”市農業農村委科教處有關負責人介紹,一是成功爭取到全國農業領域首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在重慶布局,并組建了生豬遺傳育種與繁殖、營養與飼料、疫病防控、養殖環境與工程、大數據五個領域14個創新團隊;二是實施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科技合作項目7個;三是積極培育萬州區三峽山地特色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分中心等特色平臺。


      人才的聚集和平臺的搭建,讓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提速:“神9優28”水稻實現了重慶一級優質米零的突破;“慶油8號”油菜含油量達到51.54%,實現了從“三碗菜籽榨一碗油”到“兩碗菜籽榨一碗油”的飛躍;“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技術”入選中國農業農村9大新技術;研發完成的國內首臺榨菜聯合收割機試驗成功,填補了我國榨菜收獲機械化裝備空白。


      轉自:重慶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重慶“定制水稻”上餐桌農戶客戶“雙豐收”

      重慶“定制水稻”上餐桌農戶客戶“雙豐收”

      近日,在重慶市南川區福壽鎮大石壩村,農戶忙碌著將最新收割的“定制水稻”加工成大米,派送至客戶手中。
      2018-10-17
    • 重慶黔江:小青菜做大文章促村民脫貧增收

        “今年,我種了兩畝青菜頭,種子沒花錢,再過一個月就能收獲變成錢,比種玉米、紅薯、洋芋強多了。”重慶市黔江區黃溪鎮新民村村民張碧連走進自家的青菜地興地說,以往這個時候是農閑時節,土地都是荒著。
      2018-11-12
    • 重慶市油菜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呈現五大亮點

      重慶市油菜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呈現五大亮點

      重慶市按照農業農村部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項目的有關要求,在潼南、南川兩個區縣深入實施油菜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40余萬畝,隨著本季油菜生產收獲,項目呈現五大亮點。
      2019-06-03
    • 重慶武隆著力培育特色農業 夯實產業扶貧發展成果

       據了解,武隆區浩口苗族仡佬族鄉近年來,努力尋找制約群眾脫貧增收的突破口,在持續鞏固傳統農業產業的基礎之上,結合實際情況,培育了一批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的特色農業項目
      2019-06-1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