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長春:跑出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1-28





      一棟棟大棚碩果累累,一家家養殖場羊肥牛壯……將冬季里的長春大地裝扮得豐饒美麗、生機盎然。


      2021年,長春市強化打先鋒、站排頭的責任擔當,重點打造產業融合、城鄉融合“兩大基地”,在應對挑戰、破解難題中落實“穩”的要求,在抓住重點、聚焦大事中實現“進”的突破。


      糧食獲得大豐收,總產量實現247.3億斤,比上年增加14.5億斤;黑土地保護獲得新進展,新建高標準農田86.1萬畝,保護性耕作推廣面積擴大到1057萬畝;


      農業科技創新邁出新步伐,公主嶺國家現代種業產業園、榆樹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獲批建設;鄉村產業發展實現新提升,打造“十大優勢產業鏈”,城開農投肉牛等大項目進展順利,全市肉牛總量突破100萬頭,農產品規上產值突破600億元,同比增長17%;


      蔬菜等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新增設施園藝面積4123.8畝,生豬產能恢復到常年水平;


      現代經營體系形成新格局,實施“百萬畝規模經營示范工程”,榆樹、德惠兩個集約化玉米飼料基地分別落實規模種植面積90萬畝、23萬畝,農村土地流轉比例提高6個百分點,達到56%;深化農村改革取得新突破,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在全省評估中獲得優秀,九臺“三塊地”改革經驗在全市推廣;


      農村人居環境呈現新變化,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完成改廁任務為9萬戶,打造美麗鄉村示范村225個。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和拓展,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農業發達、農村繁榮、農民富裕的魅力如同跳躍的音符在這片熱土上盡情綻放,高高擎起了長春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大旗。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2022年,長春市將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省農村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立足長春實際,科學謀劃,創新舉措,結合“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和創建現代農業城總體規劃。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統領,續寫農業現代化新篇章。


      產業深度融合——引領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用現代裝備武裝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服務農業,用現代生產方式改造農業。作為國家商品糧基地,長春市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穩住農業發展基本盤,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不斷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


      隨著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升,長春市積極探索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圍繞豐富的資源,長春市大力發展糧食過腹轉化、糧畜產品精深加工、鄉村旅游業、農村服務業。通過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


      今年,長春市將按照“穩基礎、增后勁”的工作思路,落實好耕地保護建設硬措施,嚴格耕地保護責任,實行終身追究制,加強耕地用途管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新建高標準農田119.1萬畝,重點打造公主嶺、九臺、德惠三個集中連片、設施配套、智慧高效的“萬畝新型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全面展開公主嶺等5個千畝核心輻射示范區建設。落實保護性耕作推廣面積1124萬畝,建設一批規模在500公頃以上“水肥一體化”糧食高產高效示范片,綜合機械化水平力爭達到93%以上。


      抓好科技創新——賦能農業未來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


      在去年的秋收季,長春市啟動了農業全過程無人作業秋收整地示范活動。隨著指令員的號令,在田間“等候”多時的智能農機接到“云端大腦”的命令,按照規劃設定的路線依次開啟智能收獲、機械深翻、耙地、秸稈撿拾打捆等多個環節的智能作業演示。此次示范活動,展示了長春市農業現代化的新實力。


      今年,長春市將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按照“抓種業、強支撐”的工作思路,組織實施現代種業科技創新工程,以升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為引領,重點解決以現代種業為突破口的農業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全力推進公主嶺市國家現代種業產業園建設,加強與鴻翔種業有限公司、先正達中國集團等大型知名企業的戰略合作,加快一批重大農業科技項目落地落位,加快推動10萬畝北方粳稻制種基地建設。


      全力推動長春國家農高區與中國農科院合作,共同建設國家長春農業科技中心,爭取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區域分中心落位長春,努力打造中國北方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人才集聚新高地,在縣域重點打造6個區域性農業科技服務中心。加快發展智慧農業,啟動智能農機產業園區建設,提升農機裝備研發應用水平。與中農陽光、鴻蒙、北京中科等科技企業共同建設大數據、物聯網數、云平臺等數字化平臺,推進雙陽區數字農業農村國家試點、九臺區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大力推進農業機器人、生態無人農場、智能溫室等智慧鄉村和數字農業項目建設,讓科技為農業高質量發展賦能。


      做強農產品加工業——打造優勢產業集群


      雞大腿肉、雞胸肉、雞翅中……位于德惠市的吉林德翔牧業有限公司肉雞分割車間里,工人在生產線上忙碌著,一件件肉雞產品陸續下線。公司大院里,一輛輛貨車滿載著肉雞產品運往全國各地。


      這是長春農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肉雞產業是長春市重點打造的現代農業“十大產業鏈”之一。2021年,長春市組織實施了“龍頭企業培育工程”,構建具有長春特色的健康食品、玉米化工、優質大米、特色農業、飼料加工、肉牛、生豬、肉雞、梅花鹿、農畜副產品深加工等現代農業“十大產業鏈”。通過實施十大優勢產業鏈壯大專項行動,建立產業鏈鏈長負責制,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打造“長字號”優質農產品品牌。


      項目是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關鍵抓手。今年,長春市立足農業資源優勢,將按照“強產業、促融合”的工作思路,加快構建具有長春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力做強千億級農產品加工業,突出抓好“十大產業鏈”建設,推動“糧變肉”“秸稈變肉”,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兩篇大文章,持續推進百萬頭肉牛、3個1億只肉雞等具有支撐作用的標志性項目建設,新培育領軍型龍頭企業10戶以上。同時,專班推進項目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投資額力爭達到50億元以上,全市農產品加工業規上產值力爭達到660億元,努力為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作出新貢獻。


      培育特色產業——激活農村發展動力


      冬日,長春市九臺區土們嶺街道馬鞍山村的氿遇山居旅游度假區里銀裝素裹。雖然天氣寒冷,但還是吸引了大批游客來此徒步登山。“我們這里開展冰雪雕刻體驗、冬季戶外徒步、雪地秧歌、冰雪滑梯、雪地自行車等活動。”度假區負責人介紹。


      一直以來,長春市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文化旅游與鄉村振興相結合,全力培育特色產業,讓許多默默無聞的小村莊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勝地。


      每一個產業都是激活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今年,長春市將加快園藝特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棚室經濟,新增設施園藝面積3000畝以上。將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開發農業多種功能、鄉村多元價值,因地制宜建設一批業態豐富、功能完善的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試驗區、示范區。將積極抓好國家、省、市各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創建,鞏固提升16個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基地。突出農業綠色發展主題,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加大長春特色優質農產品培育和市場推介力度,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農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倉廩實而民心安,農業強則百業興。一幅幅現代農業的美麗畫卷在長春大地精彩呈現,奏響了綠色崛起的華彩樂章。


      轉自:吉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長春大米品牌建設五年蝶變

      長春大米品牌建設五年蝶變

      從“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到“中國優質粳米之都”,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獲評“中國十大好吃米飯”,從舉全市之力全國奔走推介,到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2019-05-15
    • 總動力1040萬千瓦:長春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勢頭強勁

      總動力1040萬千瓦:長春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勢頭強勁

      12月24日,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名單公布,長春市成為全國16個整建制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的設區市之一。
      2021-01-01
    • 吉林長春:966萬畝高標準農田是這樣建成的

      吉林長春:966萬畝高標準農田是這樣建成的

      近年來,長春市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2020年,全市投資9.35億元,建成70萬畝高標準農田。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已建成高標準農田966萬畝,占農田總面積的42.4%。
      2021-02-01
    • 給黑土地“加油”——且看長春市“藏糧于技”

      黑土地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是最適宜農耕的土壤。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推廣保護性耕作模式,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2021-04-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