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糧產量2948億斤、增加28.7億斤;早稻面積穩中有增,目前收獲過六成;大豆油料擴種成效明顯……
7月20日,國新辦舉行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介紹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在會上表示,總體來看,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為穩物價保民生、穩定經濟大盤提供了堅實支撐。
“麥”好開局第一步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夏糧小麥實現增產,全年糧食豐收有基礎。“今年夏糧生產經受住了去年罕見秋汛、新冠肺炎疫情散發、農資價格上漲等多重考驗,在去年高基數上再奪豐收。”曾衍德介紹,夏糧產量2948億斤,增加28.7億斤。其中,小麥產量2715億斤,增加25.7億斤,優質專用品種占比38.5%、提高1.2個百分點,成為上半年“三農”乃至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亮點。
“大暑近、農事忙”,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在秋糧,穩住了秋糧就穩住了全年糧食生產。曾衍德表示,當前各地正有序推進夏種夏管,全力奪取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現在看,夏糧已豐收到手,早稻正大面積收獲,要精心組織機收,確保早稻顆粒歸倉。”
數據顯示,目前早稻收獲過六成,豐收在望;秋糧面積超過13億畝,長勢總體正常;大豆油料擴種成效明顯;夏收油菜籽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落實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1500多萬畝。
“我們正在指導各地抓好秋糧田間管理,特別是狠抓農業防災減災,力爭秋糧取得好的收成,確保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曾衍德說。
政策含金量高打好秋糧豐收基礎
從目前情況看,在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以及一系列超常超強措施出臺的前提下,今年糧食生產形勢總體向好。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負責人劉莉華表示,基于面積和長勢兩方面研判,今年秋糧豐收具備堅實基礎。
面積是產量的前提。“目前,除部分雙季晚稻和晚秋糧作物外,秋糧面積大頭已落地。初步預計,今年秋糧面積有望超過13億畝,比上年有所增加。”劉莉華表示,各地通過層層壓實責任,整治撂荒地、清理“非糧化”、發展間套種,努力種足種滿,疊加氣象條件、土壤墑情、夏糧價優等積極因素,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
長勢是豐收的基礎。秋糧的大頭在東北,東北糧食占秋糧的1/3以上。據劉莉華介紹,今年東北大部雨水好、墑情足,除了局部地區強降雨造成農田內澇、部分玉米受災外,大部地區的作物長勢都好于常年。
“現在距秋糧收獲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7、8、9三個月既是秋糧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旱澇、臺風等災害多發重發的時期,還是病蟲危害最嚴重的時候。奪取秋糧豐收還要過多個關口,任務十分艱巨。”劉莉華表示,下一步,將通過抓好面積落實、抓好秋糧田間管理、抓好防災減災等措施,一環不松、一招不落,全力抓好秋糧生產,確保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主糧價格穩中有漲農民既豐產又增收
民以食為天,糧穩天下安。據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負責人劉涵介紹,上半年,我國“米袋子”“菜籃子”重點品種供應充足,價格總體波動幅度不大,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保持物價基本穩定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三大主糧價格穩中有漲。“6月份稻谷、小麥、玉米三種糧食集貿市場月均價每百斤135元,比1月份漲4.6%,同比高4.5%。其中,稻谷、玉米價格基本穩定,小麥受生產成本上漲推動和國際市場傳導影響,價格恢復性上漲,但漲幅遠低于國際市場的漲幅。”劉涵表示。
當前是小麥購銷旺季,如何讓農民群眾既豐收又增收?
據農業農村部調度分析,今年新麥上市以來,市場運行呈現價格行情好、收購進度快兩大特點:價格方面,由于新麥的質量明顯好于去年,籽粒飽滿、容重高,市場需求旺盛,收購均價穩定在每斤1.5元左右,比去年同期高約0.3元,是近年來最好的市場行情;收購進度方面,糧食加工、貿易、儲備等企業收購意愿較強,入市積極、購銷活躍,市場收購平穩有序,進度略快于上年。
“從后期走勢來看,小麥產需平衡有余,收購價格將小幅波動。考慮到夏季高溫多雨,糧食保存難度比較大,建議農民朋友們把握好售糧的時機和節奏,防范壞糧風險和市場風險,獲得更好的收益。”劉涵說。
轉自: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