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報告50余次強調創新,科技創新又是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前,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暨首屆中國林產工業創新大會在京舉行,林業科技創新成為大會的關鍵詞。“今年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預計突破7萬億元,林產品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帶動108萬人精準脫貧,林業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作用日益凸顯。但與林業發達國家相比,全國林業科技成果供給不足。林業產業轉型迫切需要推進林業科技進步和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國家林業局林改司(產業辦)副司長李玉印稱。
李玉印還表示,我國林業科技雖取得了多項重大成就,但與林業發達國家相比,仍處于“總體跟進、局部并行、少數領先”的發展階段,全國林業科技成果供給不足,制約林業產業發展。林業產學研結合不夠緊密,成果轉化率僅55%,比發達國家低20個百分點。我國林業科技創新仍然存在科研力量分散、人才隊伍建設滯后、創新條件與能力建設有待加強等問題。林業產業轉型迫切需要推進林業科技進步和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國家林業局科技司副司長黃發強介紹了國家林業局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成果。國家林業局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林業科技工作緊緊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林業改革發展大局,突出創新,強化應用,在支撐生態建設、引領茶葉升級、服務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十二五”期間,林產工業領域科技創新亮點紛呈。未來,林產工業科技創新要重點攻克關鍵技術。加強技術創新,攻克用材林、經濟林、竹藤、儲備林建設等資源培育與經營關鍵技術,創新木材綠色加工、非木質資源高值化利用、生物質能源與材料制造等資源利用關鍵技術。
黃發強還談道,要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健全以國家公益性林業科技推廣機構為主導,科研院校、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等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新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完善科技成果轉移擴散機制,引導成果、政策、服務等科技要素深度融入林業生產建設和發展全過程。集成合適山區沙區的資源高效培育及林產品精深加工等實用技術,遴選成熟實用、簡便易學的成果進行組裝配套和推廣使用,鼓勵和支持科技人員深入基層,開展多種形式的精準扶貧工作,使更多的貧困人口依靠科技脫貧。
國家林業局總工程師封加平也表示,要加快推進技術創新。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靈魂和不竭動力,也是一個產業、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我國林產工業已經在規模上實現了世界最大,但能不能實現世界最強,關鍵在創新。我們一定要適應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做大領跑技術產業,做強并跑技術產業,做優跟跑技術產業,加快實現林產工業“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高度重視服務企業科技創新的工作,將引導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列為2018年的重點工作之一。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秘書長石峰在會上表示,2018年協會將積極引導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為企業提供多層次、全方位咨詢服務,主要工作包括繼續加大新產品的市場宣傳推廣力度,鼓勵更多的企業、更好的產品參加新產品鑒定工作,推動企業科技創新等。(張敏)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