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油價格“退燒”緩解通脹壓力 需求復蘇考驗重重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8-11





      上周WTI原油跌幅超過10%,隔夜跌穿每桶90美元,2月份俄烏沖突以來所有漲幅已經被抹平,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降低通脹壓力。


      近期原油新聞不斷。8月3日OPEC+宣布,9月日產出增加10萬桶,大幅小于此前同意的60萬桶/日的增產幅度,不及市場預期,這直接導致原油價格走高。美國政府在通脹壓力下,希望原油出口國增產,但原油國目前享受高油價帶來的好處,增產并不積極。美國隨后公布的每周原油庫存數據顯示,庫存意外增加446.7萬桶,而預期為減少62.9萬桶,數據顯示出美國汽油消費疲弱,美國汽油需求已經低于2020年。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在7月29日當周,美國汽油需求下降7.61%,導致美國原油煉油廠下調了產量目標。


      由此可以發現,現在并不是原油增產造成供求關系緩解,而是美國加息和全球經濟放緩的前景抑制了需求,從而緩和了供應緊張局面。


      原油價格進入牛市一段時間,產油國贏得高收益,但形勢對需求國頗不友好。不過,現在情況有所變化,大宗商品牛市已持續一段時間,一些大宗商品價格已經下跌。在原油之前,銅、煤炭等價格已經下跌。農產品生產成本中,石油占了不小比例,伴隨著烏克蘭農產品恢復出口,現在農產品價格也大幅下跌了,原油等大宗商品牛市也有進一步發生變化的可能性。


      原油價格下跌,對美國比較有利。美元強勢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國加息預期,而美國加息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高燒不退的CPI.美聯儲將抑制通脹當作首要目標,加息是抑制通脹的手段。原油價格下跌,有利于降低美國居高不下的通脹壓力。


      這對我國也比較有利。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 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6月中國原油進口花費為11633.7億元,同比增長52.7%,平均每桶原油進口價格為97.81美元。原油價格下降,將可以節省大量外匯,也有利于降低各種生產成本,降低我國通脹壓力。


      原油價格已有“退燒”跡象,但還是給全球經濟造成很多困擾。在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原油多年低價,產油國盈利不佳,缺少投資意愿,導致這一波原油產能緊缺,價格高企。盡管新能源取代傳統能源的前景已經比較清晰,但還是要積極挖掘原油等傳統能源的生產潛力,避免出現價格大幅波動。此外,消費需求何時能復蘇,當下看來仍是考驗重重。


      轉自:證券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一季度原油產量4770萬噸 同比下降6.5%

      發改委4月18日數據顯示,一季度原油產量4770萬噸,同比下降6 5%;原油加工量14070萬噸,增長11 5%,成品油產量8635萬噸,增長9 2%;成品油消費量7339萬噸,增長6 5%,其中汽油、柴油分別增長9 0%、3 3%。
      2017-04-19
    • 我國原油儲備增至3325萬噸 已建成9個國家儲備基地

      近日,中國經濟網記者從商務部網站獲悉,至2016年年中,我國建成舟山、舟山擴建、鎮海、大連、黃島、獨山子、蘭州、天津及黃島國家石油儲備洞庫共9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利用上述儲備庫及部分社會企業庫容,儲備原油3325萬噸。
      2017-05-02
    • 可燃冰或分食未來原油市場份額

      近期,在南海神狐海域,中國首次試采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獲得成功。這是中國能源開發的一次歷史性突破,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且深遠的影響。據悉,僅南海海域可燃冰資源儲存量就相當于1000億噸石油。
      2017-06-21
    • 中俄原油管道二線主體貫通 國內油氣市場化加速

      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只是目前國家油氣管網規劃的一部分。7月12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到2020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16 9萬公里;到2025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24萬公里。
      2017-07-1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