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不少媒體報道稱,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折疊雨傘成為赴日游客搶購的熱門單品之一。其中,價格大約在200元人民幣上下的雨傘最受歡迎。不過,記者采訪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制傘專委會秘書長陳彤了解到,消費者在日本本土購買的雨傘幾乎都是中國制造,每年我國生產的雨傘占到全世界的70%。“我們不缺少制造一把好傘的能力。如何讓消費力回歸,購買中國制造的傘,是中國傘業正在思考的一個問題。”陳彤說。
耐用且設計新穎日本折疊傘銷量大增
“感覺日本的傘很輕便,一些設計很適合女孩子,尤其是配有很可愛的傘袋。本來我沒想買傘,但最后也跟風買了3把。”即便避開了“十一”黃金周,選擇了在之后錯峰游,消費者張蕊還是感受到了日本折疊傘在中國消費者中的熱度。
張蕊告訴記者,更多的消費者在日本選購折疊傘時會選擇價格在150元到200元人民幣價位的產品。結實、耐用、設計新穎,成為游客們間討論的主要關鍵詞。“日本折疊傘分類很細,有專門用于遮陽的太陽傘,一些高端產品會采用絲綢面料做傘布,一把就要上千元。還有專門用于擋雨的傘,會在涂層和傘布密度上要求比較嚴,傘布上的染料也不容易褪色。”張蕊認為,相比用不了多久就會壞的低價傘,她愿意花更高的價錢買一把更耐用的折疊傘。
而反觀國內,記者通過走訪大型商超了解到,目前國產品牌雨傘的價位多在幾十元間徘徊,售價在上百元的折疊傘國產品牌并不多,仍以國外品牌為主。“其實,高端國產雨傘質量并不差,售價幾百元的產品,使用的材料就已經很好了。買傘不光要看品牌和價格,更主要是看材料。國產也有好傘,只不過價格也會相對貴一些。”一位某國產雨傘品牌的銷售人員對記者說道。
生產線工藝相同只是使用材料不同
針對中國游客赴日購買折疊傘的消息,記者采訪了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制傘專委會秘書長陳彤。對于這一現象,他認為是一個好跡象,因為中國制造的傘出口最多的便是日本,日本市面上在售的折疊傘基本上全是中國制造。這從側面也可以反映出消費者對于中國制造品質的認可。“從世界制傘行業來看,世界上70%的傘是中國制造,其中中國制造的傘70%用來出口。我國是世界制傘大國,不容質疑。從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發展到現在,我國制傘業已經發展相當成熟。”陳彤表示,國外很多折疊傘售價在千元左右,也是中國制造,而相同質量的產品在國內也許售價只有一、兩百元。
此外,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國制造的折疊傘,不論是內銷還是出口,生產線工藝都是相同的。之所以消費者認為在國外購買的折疊傘質量更好,是因為產品使用的材料不同。據陳彤介紹,比如傘布的厚度、織數大小、傘骨鐵件的厚度、染料的著色能力等都影響著一把折疊傘的質量。
“如果我們的傘價格也買到一千元,我們可以做的比出口日本的更加好。”陳彤對記者說道:“我們不缺少制造一把好傘的能力。如何讓消費者回歸,購買中國制造的傘,是中國傘業正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