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品牌強勢常規尺寸暢銷--從"雙十一"看彩電市場熱點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29





      2017年“雙十一”已經落下帷幕,中國消費者的爆發力再次震驚了世界:天貓成交額1682億元,同比去年增長39.4%,交易額比去年增長475億元;京東也公布了“雙十一”銷售數據,11月1日至11日累計下單金額鎖定1271億元。而彩電作為線上零售品類里重要的品類之一,也為今年“雙十一”貢獻了不小的力量。
     
      “雙十一”彩電市場迎來久違的爆發
     
      雖然2017年彩電市場是慘淡的一年,前三季度市場萎縮超過8%,就連傳統熱銷節點的十一假期,彩電銷售量竟然同比下降15.6%,銷售額為118億元,同比下降11.9%。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雙十一”發力線上渠道,通過各方努力,彩電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據奧維云網線上日度監測數據顯示,“雙十一”當日彩電銷售額規模達64億元,同比增長33%,中怡康發布的“雙十一”彩電報告顯示,雙十一當周線上銷售規模接近300萬臺,銷售額達到76.9億元,成為今年彩電銷售的高峰期。
     
      中怡康黑電研究總監彭顯東表示,“雙十一”彩電市場的爆發從產品本身來看,因為價格有了較大的優惠,在面板價格持續攀升1年后,今年下半年面板的價格也開始回落,來到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區間”,因此“雙十一”彩電產品的價格也同樣來到全年的底價,基本彩電整體價格有5%~10%的降低,價格上同之前相比有了優勢。另外,“雙十一”各渠道都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工作,前期預熱從10月中下旬就開始,為氣氛的渲染、消費者的知曉以及產品預售方面都做足了功夫。因此,此節點彩電市場能有個爆發也就水到渠成了。
     
      傳統品牌強勢外資品牌有亮點
     
      從中怡康發布的數據來看,國產傳統彩電品牌占據了絕對優勢。“雙十一”期間,國產傳統彩電品牌零售量占比51.3%,同期互聯網電視品牌和外資品牌占比分別為25.6%和23.1%。其中國內彩電市場份額最大的海信,“雙十一”當天58秒海信電商全渠道銷售額破億元,線上總銷售額近15個億,同比增長100%。全球彩電前三強的TCL戰報顯示,其全網累計電視銷售額突破8.8億元,同比增長61%。在所有品牌中占據第二和第三代位置。另一個國產大品牌創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所有品牌中排名第五。這也足見國產電視品牌經過自身的努力,已經得到中國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在外資彩電品牌中,最亮眼的當屬夏普。截止11月11日24點,夏普“雙十一”全渠道累計銷售額破25億元,同比增長超406%,并一舉拿下天貓、京東、蘇寧、國美多平臺黑電銷量冠軍,而這與其被富士康收購后的經營策略的改變無不相關。中怡康黑電研究總監彭顯東稱,夏普背靠富士康的生產制造能力,擁有全產業鏈的優勢,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并擴大產能,從而給用戶較大優惠,與前兩年相比,夏普彩電價格降低幅度不小,因此出貨量較大,“雙十一”也有了不錯的表現。
     
      雖然沒有夏普如此亮眼,但是索尼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雖然與去年相比,“雙十一”期間的銷售量增加的幅度沒有那么大,但是高品質電視的銷售量同比增加很多,因此市場占有率同比也增加了2%左右。
     
      互聯網電視品牌之所以可以占到2成以上的市場占有率,主要還是依靠小米在硬撐。小米只憑借自身電視品牌,就賣掉了互聯網電視品牌所有銷量的一半。而在去年的“雙十一”期間,京東、天貓平臺銷量最佳的品牌是樂視這一互聯網品牌。今年受到內外環境的影響,以及消費者需求的轉變,互聯網電視已經失去了光環,而樂視電視讓出來的銷售量份額基本被國產傳統品牌、夏普、小米等瓜分。
     
      常規尺寸暢銷AI電視欠火候
     
      從電視尺寸上來看,32英寸和55英寸電視銷量最佳,銷售量占比分別為17.6%和32.1%,基本占據總銷售量的一半。同樣,這兩個尺寸的電視也是降價幅度最大的,32英寸電視在“雙十一”期間,有小米等4個品牌的產品價格降到1000以內,55英寸電視價格也有多個型號來到3000元以內,非常具有“殺傷力”,極大的刺激了大眾的購買欲。
     
      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于大尺寸電視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以60英寸電視為例,“雙十一”期間銷售量占比為6.7%,而同比去年的3%,增加了一倍還要多。雖然銷售量基數相對較少,但是增速非常快。今年60、65、70英寸的大尺寸電視共占市場銷量的14.7%。而夏普的兩款60英寸彩電也成功晉級“雙十一”線上暢銷電視的TOP10中。
     
      電視行業的發展需要新產品、新技術、新賣點,而今年人工智能電視概念非常火熱,并且今年新上市的產品中,超過20%的產品都宣稱是人工智能電視。然而,從產品的銷售量情況看,結果并非盡如人意,彭顯東表示,今年“雙十一”期間,人工智能電視銷售量占比大概介于4%~5%,這個數字其實并不高,因為“雙十一”期間的產品競爭會更直接、更激烈。而人工智能電視作為新產品,需要用戶多去體驗,這方面卻是線上銷售的一個缺點,因此在這個節點人工智能電視的銷售量并非非常突出。
     
      2017是中國彩電業寒冷的一年,而“雙十一”則為這嚴寒增添了幾許暖意。彭顯東說:“中國彩電行業今年的頹勢基本定局,中國市場300~400萬臺電視銷量下降已很難改變。在“雙十一”以及即將到來的“雙十二”節點的帶動下,下半年的市場形勢比上半年也好很多,并且可以為即將到來的2018年起到預熱的作用。可以判斷2018年的中國彩電銷量不會很差,并相對于2017年會有恢復性的增長,而今年‘雙十一’可能是是市場從冰涼到回暖的一個節點,我對未來仍十分看好。”(本報記者邱岳)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雙十一”將臨 紙品漲價預期強烈

      面對“雙十一”快遞數量激增,多家快遞龍頭企業紛紛公告上調價格。上調的原因與包裝紙原材料價格上漲相關。
      2017-10-17
    • 造紙輕工周報:雙十一家居龍頭公司數據靚麗

      家居行業:定制行業消費者對性價比關注度較高,因此信息化程度高(有性價比優勢)的定制衣柜企業,與有供應鏈優勢的定制櫥柜企業未來更具有發展潛力。
      2017-11-16
    • 2017彩電業挑戰:量子點與OLED奪中高端

      從2016年開始,在智能電視領域中,顯示技術的提升成為了各大電視廠商熱炒焦點。目前,中高端彩電市場基本可分成兩大“門派”:一個門派是量子點,另一門派是OLED。
      2017-04-20
    • 技術升級激活產業是彩電行業想走的路

      國家緊抓供給側改革、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體經濟成為2017年的主旋律。振興實體經濟中,尤以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最受關注。在這一背景下,藉此推出“新經濟動能”系列專題,關注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挖掘傳統企業轉型中的優秀案...
      2017-04-21

    熱點視頻

    斯蒂芬?霍金:讓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及其賴以生存的家園 斯蒂芬?霍金:讓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及其賴以生存的家園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