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不斷的惠而浦中國,押注洗碗機與廚電前景如何? 即使違約,它也應該及時停止與蘇寧的授權品牌使用合作嗎
已經創立了超過百年的全球知名家電品牌惠而浦(600983.SH),近兩年在中國市場麻煩不斷:高管密集離職、財務造假被證監會調查品牌知名度每況愈下……
對于惠而浦中國發展前景而言,最直接的挑戰與壓力莫過于,如何樹立品牌信心?以洗碗機為代表的廚電業務能否在原有冰箱、洗衣機業務沒有做好的情況下打開出路?
11名高管相繼離職
一位獨董辭職讓整個獨董人數不足三分之一,未能滿足上市公司要求的現象,惠而浦耗費快一個月時間解決。12月12日,惠而浦宣布,聘請楊輝擔任公司獨立董事職位。這意味著,11月16日宣告辭職的另一位獨立董事孫素明可以成功退出。
高管前赴后繼辭職,是惠而浦近兩年傳給外界最多的新聞。據《投資者報》記者統計,2017年下半年至今,惠而浦一共發布了11名高管離職公告,如果按照目前公司董事會16位成員,11名高管就占了三分之二,職位從董事長、總裁、副總裁、董事、獨立董事、監事等應有盡有。
惠而浦董秘方斌告訴《投資者報》記者,高管行列基本上都換完了,公司內部治理之前確實存在問題,內控方面存在缺陷。“目前從人員到組織結構上,內控制度建設和執行方面,基本上是捋順了。”
證監會立案調查已超過7個月
引發惠而浦內部治理缺陷問題,截至目前最嚴重的莫過于仍然被證監會調查的財務造假。而所有的問題,早在一年前就引發監管層注意。
2017年11月13日,惠而浦中國收到來自中國證監會安徽證監局的警示函,要求披露公司存在“跨期確認商品銷售收入和銷售費用、庫存商品未發出即確認銷售收入、銷售折扣未入賬以及存貨成本未結轉”等一系列問題,導致公司2015年、2016年財務報表中營收錯報金額分別約占當期1.30%、2.27%;歸母凈利潤錯報金額分別約占當期22.75%、23.91%。
今年5月3日,證監會正式對惠而浦實施立案調查,原因仍是公司披露的2015年年度報告、2016年年度報告涉嫌虛假記載。
在此之前,惠而浦、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等先后出具的重大會計差錯專項說明及公告:2015年合并報表中,營業收入虛增8829萬元,凈利潤虛增1億元;2016年合并報表中,營業收入虛增1.57億元,凈利潤虛增8901萬元。公司稱,會計差錯的原因主要系管理人員失察及員工違規操作。
從時間推算,證監會已經正式立案調查惠而浦超過7個月。針對調查進展,方斌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結論,聽說快下來了,預計今年年內可能出不來。
多年發展止步不前
一位不愿具名的國內知名券商家電行業首席分析師對《投資者報》記者說:“內控當然是惠而浦近年來最大的問題,內控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自惠而浦收購合肥三洋后,融合問題矛盾重重,對于美資公司而言,如何本土化?顯然不順利,而且品牌知名度也持續下滑。”
該首席分析師還以法國SEB集團收購蘇泊爾(002032.SZ)為例稱,“本土化做得非常好,實現了成功融合,而惠而浦與合肥三洋的融合自始至終都不順利。”
惠而浦早在2000年就進入了中國。2014年9月16日,惠而浦以34億元收購合肥榮事達三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51%股份,合肥三洋更名為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惠而浦中國官方網站顯示,公司旗下擁有惠而浦、三洋、帝度、榮事達四大品牌,業務遍及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涵蓋冰箱、洗衣機等白色家電及廚房電器、生活電器等產品線。
今年前三季度,惠而浦實現營業收入46.4億元,同比下滑5.34%;凈利潤3.54億元,同比增長725.90%,扣非后凈利潤為1.07億。近五年來看,惠而浦營收近乎于止步不前,分別為55億元、54.7億元、69億元、63.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93億元、3.67億元、3.72億元、-0.97億元。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和去年爆發的財務造假與高管離職同步,惠而浦2017年扣非后凈利潤虧損4.88億元,創下有史以來最高。惠而浦亦坦誠這是前所未有的巨額虧損。
隨著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好轉,方斌告訴記者:“2018年公司扭虧為盈沒有問題。2019年對公司來說是調整年,會涉及到品牌和產品結構的投入,這是明年最重要的兩項任務,品牌投入預計會過億,產品結構的話,公司也剛宣布投資3億元建設洗碗機工廠。同時,加大出口業務比重,預計出口和內銷會在一半對一半。公司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是像洗碗機這樣的廚電行業。”
押寶洗碗機
方斌強調:“惠而浦后續將研發出適合中國市場的洗碗機,公司預計洗碗機業務將對整體帶來好轉。而且,從市場前景來看,中國廚電品種少,每個家庭大概六七件,而歐美每個家庭有十五件以上,所以這方面空間巨大。”
家電行業專家劉步塵認為:“廚電產品在中國仍然處于高速發展,整個廚電行業營收今年預計不到1000億元,空調一種產品都為3000億,而廚電有太多產品,灶具、吸油煙機、烤箱等,那么多還不足1000億元,這說明,市場還沒有發展成熟,這里面存在機會和空間。”
不過,家電及IT分析師梁振鵬也告訴記者,惠而浦中國目前的四個品牌形成了“弱弱聯合”,應該把做得很差的榮事達、帝度品牌停掉或止損,只經營惠而浦和三洋。
梁振鵬還建議,惠而浦更需要做的是及時停止與蘇寧的授權品牌使用合作,即便違約也要停止。因為,惠而浦授權蘇寧找其他廠家貼牌生產產品,一方面產品質量堪憂,另一方面蘇寧價格戰又會使得惠而浦品牌美譽度持續下滑。
轉自:投資者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