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皮產業推進創新和綠色產業鏈協同發展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30





      當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際形勢錯綜復雜、消費升級等熱點問題正在深度影響著行業的發展,作為毛皮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和“晴雨表”,近日,2019北京國際裘皮革皮制品交易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正式開幕,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家知名裘皮企業,帶來了皮草產業鏈的相關產品,通過為期三天的展會解析毛皮行業的當下和未來的發展“密碼”。


      創新是行業發展的持續動力


      好的產品會“說話”,產品無疑是反映一個行業最直觀的感受。在本屆展會上,諸多行業知名企業和海外展商參展,帶來他們最新的創新產品,裘皮時裝化與設計年輕化無疑是當下的兩大趨勢。


      “擺脫傳統款式、傳統工藝、傳統運營方式,大膽創新,要融入時裝行業,毛皮的原材料要成為時裝面料的一部分,各種面料和裘皮的結合是產品的發展方向。”北京元隆皮草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慶元表示,毛皮行業屬于高消費行業,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行業和企業受到很大影響,企業需要不斷創新保證核心競爭力。


      華斯股份在本次展會中展示了全品類毛皮服裝,展位設計體現著時尚高端化。“裘皮時裝化是本次乃至將來我們公司發展的方向。”華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賀素成說,未來的皮草一定是時裝化的,毛皮在中國市場也會更加普及。針對流行趨勢和消費趨勢的變化,企業應該打破傳統的毛皮設計和制作工藝,把毛皮當作一種單純的服裝面料,大膽的創作和設計突破傳統的束縛。“也正因為不斷創新,2018年華斯保持了平穩增長。”


      “作為皮草原料供應商,希望我們的客戶密切關注終端消費者的需求,生產終端消費者喜歡的產品,或者能夠創造出引領皮草時尚未來的產品。”NAFA北美裘皮拍賣行國際營銷高級副總裁Rob強調,要找到對20多歲的年輕一代有吸引力的流行趨勢,時尚風格和營銷推廣可以促使他們選擇任何類型的產品——皮草也不例外。


      的確如此,在消費升級驅動下,如何吸引年輕一代主流消費者對于毛皮行業來說尤為重要,無論是設計,還是商業模式上。“未來皮草的流行趨勢是產品更加多元化,以符合消費人群的多樣化。年輕人更加追求輕、薄、軟的趨勢。”李慶元如是說。


      同時,他還表示,中國的消費市場對于皮草的概念發生了變化,人們對傳統毛皮服裝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傳統的銷售模式很難再堅持下去。“現在電商對于高價值毛皮制品的沖擊非常厲害,企業要認清形勢,針對市場變化,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優勢,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


      “皮草服裝應該被視為時尚奢侈品。如果皮草服裝價格太低廉或者不夠時尚,將會失去年輕一代的消費者。”Rob也表示,時尚、品質至上的零售環境是長期成功的關鍵,大力發展線上零售對于贏得年輕消費者和時尚人士的青睞也非常重要。


      綠色可持續是未來行業發展方向


      “全球消費市場發展趨勢已經出現了巨大變化。主要的國際品牌對于市場顯然并無助益,Gucci高調宣稱下架皮草產品就是一個例證。人造材料的使用日益增多,這對人體或環境健康都是不利的,而拍賣行卻從未對此發表反對意見,也未將天然和人造纖維之間的區別告知于眾。”Nello Santi相關負責人表示,皮毛行業的發展需要所有企業的共同推動。中國企業家需要能夠直面市場的變化,要能意識到貂皮市場已經相當飽和。


      “皮草行業正在經歷艱難時期。”Rob也表示,隨著俄羅斯市場衰落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皮草服裝消費市場逐漸下行,而過去一年中國農戶養殖水貂數量驟增,市場供應的水貂皮數量遠遠超過需求。


      “當下的中國市場上有太多的水貂服裝,而且很多都是大眾款,并不適合終端消費者的需求。皮草服裝生產商需要縮減規模以適應終端需求,尤其是像余姚、海寧和佟二堡這樣傳統的皮草服裝生產基地。”Rob說,雖然中國和全球的水貂皮產量在過去的兩三年間已經有所減產,但不足以使當前的市場穩定下來,供給和需求正在尋找新的平衡。


      Nello Santi相關負責人則認為皮草業將經歷一次大洗牌,只有在產品設計、環境保護以及創新精神上不斷改革的公司才能取得成功。“只有尊重環境和消費者,保證原材料的質量,從皮草原料采購到包裝和銷售都執行高標準,才能保證公司有光明的未來。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用誠信和專業,讓消費者在道德上能得到保證。”


      國內企業同樣意識到了行業發展的瓶頸。李慶元表示,行業發展更需要繼承傳統,繼承千百年來手工藝者的匠人精神,避免因快消時代的影響而粗制濫造。


      但與此同時,國內企業對行業未來的發展同樣充滿了信心。銀杉負責人表示,可持續新發展需要成本控制,開發創新,品質管控,售后服務,以及更為重要的環保意識。裘皮服裝是一個小眾的品類,需要我們對這個品類的服飾進一步的開發,相信將來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馬艷)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