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30日,已有719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獲批,包括境內77家工廠的577個配方和境外28家工廠的142個配方。國家食藥監總局力爭今年年底完成約900個配方審批,保證市場供應充足。”這是國家食藥監總局副局長孫梅君在日前于江蘇泰州舉辦的2017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會議上給出的數字。可以預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進度也將進一步加快。特殊食品在為社會帶來藍色經濟效益的同時,在提高國民素質、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
特殊食品注冊管理實現平穩過渡
2017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會議由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中國醫藥城、中國歐盟商會聯合主辦,旨在解讀中國特殊食品監督管理法規政策,提升企業研發生產能力及管理水平,推動特殊食品產業合作與發展。
隨著我國對健康理念知識的宣傳普及和國民健康消費意識的不斷提升,“特殊食品是很特別的食品、只是給病人吃的食品、就是保健食品”等說法正逐漸從人們口中消失。這是因為2015年修訂的食品安全法,首次明確了特殊食品的概念——特殊食品是為滿足某些特殊人群的生理需要,或某些疾病患者的營養需要,按特殊配方專門加工的食品。該類食品應在外包裝上明確標示其有別于普通食品的特殊適用人群、針對性的特殊配方、特殊的生理和營養成分及明確的含量。
同時,食品安全法還規定了特殊食品的范圍,包括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這三大類食品都有不同于普通食品的風險特點和食用人群,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義務與國家對相關產品或者配方都有不同于普通食品的管理要求,因此將其歸類為特殊食品予以嚴格管理。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會長邊振甲指出,中國保健食品注冊管理制度已經實行20年,約16,000個產品獲得批準,并在市場的選擇中不斷優化。去年7月1日起,保健食品管理正式進入注冊與備案的雙軌管理制度,這讓市場發展更具活力。
而嬰幼兒配方乳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方面也在較短時間內,由食藥監管部門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注冊管理制度。尤其是國家食藥監總局特別組建了特殊食品注冊管理司,實現了注冊管理的平穩過渡。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期公布兩家企業的3個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粉的配方通過注冊,這與719個獲批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數量相比,差距懸殊。國家食藥監總局保健食品審評中心處長鄧少偉解釋稱,由于企業遞交的材料需有臨床數據支撐,所以審查程序較普通嬰配奶粉更多、更嚴格。目前,特醫食品已經有60家企業申請,其中40個產品配方已給予審評意見。
我國成全球最大特殊食品消費市場
注冊制度得到快速推進的驅動力之一是不斷增長的營養健康需求。
邊振甲介紹說,作為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特殊食品2016年產值約6000億元,并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具體來看特殊食品這塊大蛋糕,保健食品產值約4000億元,嬰配乳粉約1000億元,特醫食品約1000億元。邊振甲強調,中國特殊食品市場的開發蘊藏著巨大潛力。
因為人口眾多,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特殊食品消費市場,同時也是重要的特殊食品原料供應、產品加工基地。作為特殊食品消費的潛在市場之一,中國特殊食品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與注意。國內外企業紛紛跨境投資建廠,兼并重組。中國特殊食品多領域、多層次、多途徑的全球融合與發展,已經成為主流趨勢,并逐漸成為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基石。
惠氏營養品大中華區總裁瞿峰表示,未來3年,惠氏會把特殊配方產品作為業務發展重點。特殊食品上游原料公司凱愛瑞根據市場需求,將產品定位在風味、營養和清潔標簽。而作為上游原料公司,凱愛瑞持續給客戶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如提供與母乳相似的蛋白解決方案,應用于特殊食品生產。凱愛瑞(中國)總裁蔣旭斌表示,目前正在積極參與中國特醫食品配方注冊,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雀巢集團旗下的雀巢健康科學公司首席執行官畢格瑞表示,目前中國的醫院對于病人的營養支持,大多數采用靜脈腸外營養。特醫食品可以讓病人更好地通過腸道來吸取營養物質,加速病體康復,改善康復過程和生存質量,同時也節省了一定的住院及治療費用。近一兩年來,中國正在逐漸完善特醫食品的注冊法規和各種相關配套措施。畢格瑞認為,開發出適合中國消費者的產品和讓消費者了解到特醫食品的重要性十分必要。對于生產企業來講,首先,不僅要達到監管部門要求的生產門檻,更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通過大量的研究了解不同消費者的身體情況,來開發對應的配方產品。其次,由于對產品的不了解,中國的特醫食品市場可能要面臨一個長期的學習和培育期,需要通過專業的醫療人員將嚴謹的科研成果,轉換成消費者能聽得懂的語言,由此提高公眾對特醫食品的知曉率。
邊振甲認為,中國特殊食品將進入改革與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特殊食品將呈現四大趨勢:一是保健食品將面臨洗牌,未來將在嚴格規范中謀求發展;二是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品牌價值將更加凸顯;三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將成為發展新藍海;四是特殊人群食品產業的潛力不可忽視。
特殊食品監管工作起步較晚仍需完善
食品安全法將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納入特殊食品,實施嚴格管理。這體現了政府加強特殊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發展的決心。國家食藥監總局等監管部門也陸續發布了注冊、生產、經營監管的多項政策法規。2016年,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合格率達99.1%;保健食品監督抽檢總體樣品合格率達98.1%。中國特殊食品質量安全已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但與此同時,孫梅君強調,我國特殊食品領域還面臨不少問題,比如保健食品違規營銷、虛假宣傳、誤導和欺騙消費者等擾亂市場秩序問題仍然存在。此外,特殊食品監管工作起步較晚,缺乏經驗,監管力量不足,技術支撐滯后,審評審批任務繁重。國家食藥監總局將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加快推進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信息公開,加快審評審批進度;將廣泛征求意見,進一步完善保健食品注冊和備案的有關規定。(記者 付敖蕾)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