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關注外賣安全:外賣如何吃得更健康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2-21





      改革開放40年來,人們的就餐方式不斷發生新變化。繼回家吃飯、到飯店堂食之后,網絡平臺點外賣,已經成為近年來不少城市居民的就餐“新常態”。數據顯示,2017年網絡餐飲市場在線成交規模突破2046億元,增長23.1%。
     
      然而,各方監管不到位、食品經營許可證不全、食品安全隱患等問題存在,讓人們無法吃得安心、吃得健康。日前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誠信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網絡訂餐成為投訴量前5位的行業。如何才能保證百姓手中的外賣吃得更健康?這也成為了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
     
      平臺不當“甩手掌柜”
     
      “整治外賣亂象,必須線上線下一起發力,特別是要激活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的自律監管職責。”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規范網絡餐飲服務,必須抓住外賣平臺這個“牛鼻子”,通過平臺監管入網商家。
     
      比如在商家準入環節,外賣平臺要落實審查責任,確保入網商家具有實體經營門店的資格,消滅“黑作坊”。在生產環節,平臺要加強抽查檢測,確保線上線下餐飲服務同標同質,嚴查“雙重標準”。在配送環節,平臺要確保送餐人員個人衛生,容器、餐具、包裝等無毒、清潔,嚴控“配送污染”。
     
      “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是國家針對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制定的專門性規章,對網絡餐飲服務的監管、平臺主體責任落實、入網餐飲商戶和配送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認為,《辦法》出臺后,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落實起來更有抓手,效果顯著。
     
      比如在北京,網絡訂餐平臺成立自律共建聯盟,推進“陽光餐飲”,已有幾千家餐飲企業在訂餐平臺上啟動“后廚直播”,確保“所食即所見”;在武漢,外賣商家在食品包裝上貼出“食安封簽”,給外賣系上“安全帶”,顧客收領前不得破損;在南京,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和外賣平臺會安排“神秘買家”,隨機抽查商家的品質,一旦發現不合格商家,立即停止合作。
     
      違規下線“不留情面”
     
      嚴苛的監管是餐飲業的“良心”保證,“督促十次不如狠罰一次”,業內專家認為,必須有強有力的懲戒機制,讓經營者產生敬畏之心,不敢違規、不能違規,才能最大限度杜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北京市做了較好的探索。根據北京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北京市每日外賣訂單量已達180萬單以上,每日交易金額近億元。截至今年上半年,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大外賣平臺分別在北京下線違規餐飲店鋪7926家、7247家、4413家,并在網站設立“下線名單公示專欄”,其中不少網紅餐廳上榜。
     
      “以前對于違規店鋪,是監管部門查處一家,平臺下線一家。下線后店鋪往往又改頭換面,偷偷上線。此次開展平臺公示,有助于公眾更好監督平臺履責情況。”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市場監管處處長李江說。目前,河北、寧夏等地也都加強了對外賣平臺的監管力度,對違規店鋪重罰不留情面。
     
      標識營養“全面服務”
     
      除了關注食品安全,如今人們也越來越關注營養均衡。據網絡訂餐平臺的大數據分析,目前外賣消費中,排名第一的訂餐時段是午餐,其次是夜宵、下午茶和晚餐,排名前三的餐品類別是中餐、甜點飲品和西餐,消費者最愛訂的菜肴是簡餐類、蓋澆飯類、米粉米線面條類。這些食物大多重油、重鹽或重糖,長期食用不利于身體健康。有商家瞄準其中商機,開始給外賣簡餐標注營養成分,讓消費者可以直觀控制攝入量。
     
      今年3月,餓了么、百度外賣啟動了網絡訂餐菜品營養標識試點,截至今年上半年,共有來自30家餐飲企業的1857家商戶給餐品進行了營養標識。
     
      四川姑娘唐敏燕對這項服務很滿意。“我在減肥,比較在意食物熱量,選外賣時能一眼看到營養成分,可以幫助我控制攝入量。”她說,營養標識不僅受到女性認可,男性也喜歡。“公司里好幾位年輕小伙子比較宅,前段時間體檢查出輕度脂肪肝,有了這些提示,平時飲食就能多加注意。”
     
      中國營養學會已經和餓了么、百度外賣簽署《網絡餐飲營養與健康社會共治合作備忘錄》,評估網絡訂餐人群的膳食結構與營養攝入狀況,推動更多餐飲企業參與營養標識試點。“希望更多商戶能把菜品的基本成分提供給我們,我們按照相關計算可以給出準確營養成分,方便消費者進行飲食的健康管理。”中國營養學會副秘書長王竹說。(汪靈犀)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人民日報談南北稻香村之爭:不該打成情緒戰

        企業經營是一個整體,只有管理、創新、市場和品牌戰略齊頭并進,才能在競爭中掌握主動并真正立于不敗之地
      2018-11-05
    • 健康產業蓬勃發展 功能食品迎來重要契機

      隨著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對于健康需求日益旺盛,健康產業因此蓬勃發展。作為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功能食品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未來前景十分廣闊。
      2017-04-07
    • 咸味食品供給側三大行動助力“健康中國”

      近日,在天津召開的天津市風味食品配料企業重點實驗室學術研討會上,行業專家學者指出,要在發展天然食品配料、“增鮮減鹽”、開發新型復合調味料等方面下功夫,為食業滿足人民群眾對營養健康飲食消費的需求做出貢獻。
      2017-12-13
    • 為健康中國助力 天然功能提取物大有可為

      天然提取物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動植物提取物產品和酵母抽提物成為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為人們的飲食更加營養、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天然提取物行業是具有廣闊前景的朝陽行業。
      2017-12-15

    熱點視頻

    性能提升、服務擴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性能提升、服務擴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