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口岸2018年進口牛肉量約占全國進口量的1/3,是我國主要的牛肉進口口岸。國際商報記者日前從天津海關獲悉,今年截至8月20日,自天津口岸進口的牛肉達40732批次,重量30.02萬噸,貨值12.34億美元,重量和貨值同比分別增長23.49%和23.89%。
"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我國消費者對于優質牛肉的消費在不斷升級,需求也帶動了更多牛肉的進口。"天津海關相關業務處室負責人告訴國際商報記者,目前我國牛肉進口來源地日益豐富多元,已有21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了我國冷凍牛肉的檢驗檢疫準入資格。
關稅調整不影響澳牛出口意愿
今年8月15日,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牛肉達到172411噸,實施特殊保障措施管理的牛肉進口申報數量超過2019年實際可進口的觸發數量,自動觸發了中澳自貿協定規定的保障機制。海關總署發布公告稱,自2019年8月17日起,對《協定》項下進口的原產于澳大利亞上述牛肉恢復按最惠國稅率征收關稅,直至2019年年底。
但在業界看來,面對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即使從8月17日開始澳大利亞出口至中國的牛肉需要從目前的超低稅率(6%~12.5%)恢復為最惠國標準(12%~25%),澳大利亞牛肉出口商目前還是愿意為此買單。而且不止澳大利亞,包括巴西、烏拉圭、阿根廷和新西蘭等都希望能在牛肉需求日益增加的中國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巴西肉類出口商協會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中國市場推動,今年7月份巴西牛肉出口量達到了15.57萬噸,同比增長15.9%,出口量達到年內最高。有關數據同時顯示,在今年1~5月中國進口牛肉總量中,1月進口烏拉圭牛肉最多,占比近23%;2~5月,進口巴西牛肉最多,阿根廷緊隨其后。
根據天津口岸數據,牛肉進口重量排名前三位的國家分別是烏拉圭(8.94萬噸)、阿根廷(7.51萬噸)、巴西(5.21萬噸),不僅進口牛肉來源廣泛,涵蓋新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美國、智利等16個國家和地區,而且進口牛肉種類也比較齊全,包括凍牛肉、冰鮮牛肉、帶骨牛肉、牛雜碎(牛肝、牛筋、牛尾、牛胃等)等。
不過,上述海關公告中也表示,對于2019年8月17日(不含)前簽訂合同且已運往中國的相關牛肉,在8月17日(含)后申報進口的,進口貨物收貨人或其代理人可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15年第66號規定在申報進口前向進口地直屬海關提出適用協定稅率的申請并提交相關單證。海關在178854噸范圍內簽發《進口在途農產品關稅稅率適用證明》(簡稱《在途證明》)。《在途證明》僅限簽發當年使用。
例如,廣州海關日前為優合集團有限公司從澳大利亞進口的24.98噸牛肉簽發《在途證明》,憑該證書及澳大利亞官方簽發的中國-澳大利亞自貿協定原產地證企業可享受自貿協定優惠稅率,節約稅款約人民幣4.54萬元。
便利通關利好活牛進口
不僅是冷凍牛肉產品,肉牛進口也因消費需求的多樣性而增加。寧波舟山港自成為中國南方地區首個海運肉牛進境港口后,在去年1月、7月進口近4000頭澳洲活牛。今年8月29日,寧波口岸迎來第三次進口澳大利亞頂級肉牛。至此,寧波口岸累計進境肉牛已突破5000頭。
據了解,采購商一恒牧業已與澳方達成初步意向,未來澳大利亞活牛經寧波舟山港鎮海港區進口的頻次將由原先一年兩船增加至45天一船,大幅提高活牛進口數量。
據了解,為嚴格防范進境肉牛疫情風險,海關總署駐境外預檢獸醫會對提供活牛的牧場開展了疫情風險調查,在對牛逐頭進行"體檢"和驅除寄生蟲處理后,最終挑出合格的肉牛裝船。經過近兩周的海上運輸,經鎮海海關登輪檢疫合格的肉牛將被運往位于慈溪的進境動物隔離場,由慈溪海關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檢疫,最終經過多重把關,檢疫合格的肉牛才被準許屠宰上市。
與此同時,為提高肉牛進口便利化水平,寧波海關提前指導企業采取提前申報并押保放行方式,并聯合邊檢部門對該運牛船舶實行"一次登臨、同步辦理"的作業模式,極大提升了通關效率。"夏季天氣炎熱,肉牛在悶熱的船艙里每多停留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通關便利化措施大大提高了我們的運轉效率,為企業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我們會全力配合海關對該批肉牛進行隔離檢疫。9月初寧波市民就能吃上新鮮優質的進口牛肉了。"上述肉牛進口商說。(記者 劉昕)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