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七成門店停擺,復市餐企門店僅為一成左右;營業額整體同比下降超九成,現金回流艱難;客流量同比下降超九成,客單價同比下降超六成,餐企開源路徑不暢。中國飯店協會研究院日前發布的《新冠疫情下中國餐飲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報告》描繪出餐飲行業如今的生存現狀。報告認為,盡管新冠肺炎疫情讓行業遭受全方位重創,但餐飲業長期向好趨勢沒有改變。
行業沖擊力度超過非典
今年2月21日-23日,中國飯店協會開展了第二輪行業調查,共收集典型餐企問卷309份,形成報告。
報告顯示,與2003年的非典疫情相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地域分布上更廣,在傳播速度上更快,國家所采取的相關防疫措施也更為嚴格,疫情對餐飲行業的沖擊無論在沖擊面還是沖擊力上都超過了2003年的非典。
報告指出,中國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的程度取決于疫情控制的時間點。如果疫情能夠在3月份被控制住,餐飲行業全年損失也將超過1.3萬億元。從第二季度開始,隨著企業的積極自救和復工復產政策進一步落實,餐飲收入會出現小幅增長,但受到客流等相關因素影響,收入同比預計會減少40%左右,第二季度損失預計超過4000億元。第三季度后餐飲業開始逐漸進入反彈期后的恢復增長期,餐飲收入逐漸與去年持平。第四季度餐飲業進入補償性消費增長期,餐飲收入同比會有大幅增加。
扶持政策力度待加大
人力成本壓力、營收大幅減少、門店租金壓力是當前餐企面臨的最大困難。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餐飲行業報告》顯示,行業平均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占餐企營收的32.67%,行業平均原材料成本占營收的41.31%。調研顯示,流動資金能夠撐到3個月以上的餐企寥寥無幾,僅占比9%;現金流能夠支撐1到2個月的餐企占比31%,27%的餐企表示已經無法繼續支撐。
盡管相關部門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助力餐企支出壓力緩解,但緩解力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受訪餐企表示,希望政府在專項資金補助員工工資、免收國有經營用房房租和非國有經營用房房租、減免外賣平臺服務費、補充流動資金不足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報復性反彈將現
目前,餐飲企業將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增加線上業務以及調整菜單作為前三大應對舉措,其次是增加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新零售、調整門店結構、調整人員結構、引入新的投資者、自建原輔料基地等。
根據"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的原則,餐飲企業按照外賣、團餐、堂食、包間等有序復工。一些低風險地區的餐飲堂食企業逐步復工。報告顯示,大型連鎖餐飲企業的復工率近60%,要遠高于平均值。目前行業復工率較低,復工比例在30%以下的占比93%,73%的餐企認為復工比例在10%以下。
疫情之后,餐飲企業將更加關注管理效率的提升和模式的轉型,建立行業專項發展基金或成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一種保障。品牌優先理念將被更多消費者接受,品牌將引領餐飲新零售快速發展。
報告指出,疫情過后餐飲行業會出現報復性反彈,資金較為充裕、供應鏈系統完善、經營良好的品牌頭部企業將迎來發展新機遇。(記者 閻密)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