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村落保護需“活態”傳承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2-07





      在日前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傳統村落·黔東南峰會”上,不少中外專家、學者認為應“活態”傳承古村落。要堅持村民生活延續性和文化活態保護,不搞大拆大建,要引導村民通過房屋內部設施改造,使傳統民居更適應現代生活。
     
      傳統村落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維系著最為濃郁的“鄉愁”。所謂“活態”傳承,也就是結合當地特點采取多元化的模式,不做“標本化保護”,而是以文化為靈魂、以產業為支撐。一言以蔽之,盡管是歷史悠久的古老村落,卻也是用來住人乃至生活生產的,而不只是用來觀賞與游覽的。
     
      強調“活態”傳承的一個背景是,現在的許多傳統村落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村莊,而是成為了景區。許多村民尤其是年輕村民已經遷離,古村落基本上只剩下了一個外殼。然而,古村落的價值在于其中的文化脈絡歷史淵源,更在于那種日常生活中的人文情愫。傳統村落的美并不只是外在的形態,而是人居于其中的生動。一個古村落的形成發展自有其規律,如果沒有原住民居住其中,留下的古村落就算有其形,也已經沒有了魂。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認為,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包含著物質性和人文內涵兩個方面,“如果把老建筑里的人都遷走了,換了一批老外或者土豪、商家住進來,那這個文物建筑的魂也就丟失了”。把建筑掏空后重新包裝,打扮得像商品那樣推到前臺的做法是一個“敗筆”。
     
      有專家表示,旅游是傳統村落發展的一個非常好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模式,要摒棄人造盆景式的“傳統村落”,不能為消費而消費傳統村落,改變保護傳統村落的真實意圖。而這顯然要少一點急功近利,不能只把傳統村落當作賺錢的“道具”。
     
      現在,許多傳統村落已經成功地實現了“活態”傳承。比如,在貴州雷山縣西江苗寨內,近百年的木房內安裝了整潔干凈的衛生間,村寨內相互交錯的小道鋪上了鵝卵石,鋤頭、蓑衣、紡車……見證了幾代人勤勞智慧的農耕器具被放置于民宿內,與現代設計相互融合。這樣的村落,既是古老的,又是適合現代人居住的。顯然,如此的“活態”傳承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傳承,也是值得其他傳統村落借鑒的。(錢夙偉)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7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大會在京召開 聚焦創新改變生活

      4月26日,時值第17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國家版權局在北京舉辦了“2017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大會”。中宣部、國家網信辦、工信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及來自中央新聞單位、版權產業界、學術界、法律實務界的代表,圍繞“創新改變生活”主...
      2017-04-27
    • 《2016年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年度報告》發布

      2017年4月26日,“2017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大會”在京召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代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2016年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年度報告》。報告指出,隨著國家“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
      2017-04-28
    • 文物保護不能總是“秋后算賬”

      文物保護不能總是“秋后算賬”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日前發布通告稱,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安邊鎮惠樓長城遺址遭當地村民破壞。
      2017-09-06
    • 動畫片著作權之爭的思考 保護版權就是保護原創力

      這一切都需要從保護文化和藝術人的著作權做起,只有培養起一個人人尊重著作權的社會環境,文化的原創力才能得到保護。
      2017-09-07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