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付費讓傳統出版內容價值凸顯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2-01





      過去的一年,如果你還沒有為有聲內容、講課視頻或是知乎問答買過單,那你可能錯過了不少知識分享的大餐。1月12日,第十一屆新聞出版業互聯網發展大會在京舉行,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新聞出版業互聯網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17年,國內知識付費的總體規模有望達500億元,網民為內容買單的消費習慣正在養成,知識付費的風口越來越大。但同時,知識內容泛娛樂化嚴重,缺少專業、權威、高端、剛需的知識資源。他認為,傳統出版機構的知識服務平臺擁有龐大、專業的資源庫,應該成為知識服務的主要供給者。“深度的、專業的、有特色的知識服務才是知識服務的核心,這需要出版界繼續努力、敢于嘗試、不斷探索。”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強調。
     
      知識付費全面爆發
     
      2017年是知識付費全面爆發的一年。報告顯示,知識服務模式多樣化、創新力強。以知乎、得到等為代表的社交知識服務平臺,逐漸被年輕人接受。專業知識服務平臺后發優勢明顯。圖書內容被解構、拆分成課程,做大了知識服務的供給側市場,作者分享知識的優先渠道不再是出書,而是講課,知識變現的渠道越來越多。
     
      報告將知識服務平臺歸結為四類,第一類是社交知識服務平臺,以粉絲與知識專家的社交、問答為主,如知乎、在行、分答、得到、問咖;第二類是課程匯聚平臺,平臺提供技術支持,知識分享者自主上傳課程,與平臺分成,如網易開課、騰訊課堂、喜馬拉雅、千聊、YY課堂、小鵝通等;第三類是垂直領域培訓平臺,如插座學院、三節課、創業邦等;第四類是社群閱讀學習平臺,以促進讀書效能為目標,建立線上線下閱讀社群來提供知識服務,同時也促進圖書銷售,如十點讀書、有書、樊登閱讀會、薄荷閱讀等。
     
      知乎是一個網絡問答社區,連接各行各業的用戶。近日,知乎發起“30歲人生攻略”主題活動,與用戶一起探討都市人關心的30歲人生問題。此次活動包含了知乎圓桌、想法專題、“真人圖書館H5”等多項內容。據悉,目前僅圓桌就已吸引“司馬懿”“SeanYe”等多位知乎站內優秀回答者參與,閱讀量近9000萬。除了“泛心理”話題,科技、互聯網、商業、電影、游戲、生活方式、人工智能等都是知乎上的主要話題內容,吸引眾多不同領域的專家和專業機構入駐,如心理學家、斯坦福大學退休教授菲利普·津巴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血戰鋼鋸嶺》導演梅爾·吉布森等。
     
      內容是知識服務平臺的核心資源,各大平臺占據內容生產制高點,紛紛投入巨資支持內容創作者。魏玉山介紹,去年,微博成立30億元基金扶持內容付費,今日頭條給頭條號10億元扶持,騰訊旗下企鵝號也拿出12億元扶持原創,阿里巴巴旗下大魚號則拿出20億元扶持創作,而百度旗下百家號的扶持資金更是高達100億元。根據阿里應用平臺發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應用行業報告,以“90后”為主的知識付費用戶已達5000萬,預計2017年知識付費的總體規模將達到500億元。“知識付費的風口不但來了,而且還很強勁,用戶為內容買單的消費習慣正在養成。”魏玉山說。
     
      出版內容更具優勢
     
      知識付費全面爆發的同時,內容質量出現的問題也有目共睹。“盡管知識服務分享項目層出不窮,但問題也不少,知識內容的泛娛樂化比較嚴重,靠明星、網紅效應來帶動消費,違背了知識分享的初衷。”魏玉山認為,受制于現金流不穩定、頭部資源壟斷,缺少高端、剛需的知識資源做支撐,這樣的知識服務持久變現能力有待時間驗證。
     
      如今,各類知識問答平臺上的內容豐富多樣,但內容質量也良莠不齊,特別是醫學這類專業問題,哪些答案專業、權威、可信,普通用戶很難判斷。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數字版權保護工程專職副組長張立認為,傳統出版機構設有內容評價機制,而不是依賴于個人的專業和經驗,內容更專業,做知識付費更具有優勢。“傳統出版單位應重視知識的創新、發現和應用,利用知識生產評價系統,把知識變成一種服務,從而轉變為新的內容生產者和提供商。”張立表示。
     
      近年來,不少出版單位在垂直領域的知識服務平臺和知識資源數據庫已經或將要建成。如中華書局古聯數字技術公司的中華經典古籍庫、人民法院出版社的法信平臺、水利水電出版社的知識服務、中國激光雜志社的中國激光移動知識服務平臺、化工出版社的化工知識服務平臺等,在市場上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此外,一些為知識服務提供技術支撐的平臺也開始發力,如中譯語通的基于出版業知識圖譜的全球出版大數據平臺、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出版領域智能詞表構建與管理平臺、中國激光雜志社自主研發的科技期刊集中出版生產平臺等,都在不斷地進行技術研發和創新,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有書是一款專為讀書人設計的手機應用,依托傳統圖書,幫助用戶選擇好書,分享好書,2016年上線,當年就獲取超過1000萬的粉絲。“內容是抓手,內容要特別鮮明,能解決具體的問題。”有書創始人雷文濤介紹,有書平臺與出版社合作,既有普通的閱讀內容,也有細分垂直的內容、英語援助閱讀、職業技能類課程,還舉辦“共讀會”等活動,2016年帶動圖書銷售約5000萬冊,2017年則達到數億冊,實現雙方共贏,也讓他看到了更大的市場空間。
     
      實踐中的成果在報告的調查結果中得到了體現。報告認為,傳統的知識服務平臺擁有龐大、專業的資源庫,應該成為知識服務的主要供給者。(記者 竇新穎)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今年知識付費總體經濟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

      今年知識付費總體經濟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

      自2016年以來知識付費在國內互聯網行業迅速興起,成為業界追逐的新風口,多家互聯網平臺紛紛布局知識付費領域。2017年國內知識付費領域逐漸分化,知識付費正從起初很火的商業財經、技能培養等熱門領域向更多更豐富的細分領域擴展
      2017-10-30
    • 知識付費重構閱讀消費新場景

      “在移動支付、互聯網技術、消費升級的加持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內容付費來提升自我,買一門‘課’正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流行。”在亞馬遜聯合新華網、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官網發布的2017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中,內容付費成為文...
      2018-01-05
    • 知識付費:市場由熱轉冷,運營由"粗"變"細"

      知識付費這個新商業模式在2016年爆發之后,遭遇了飽受質疑和轉型前景不明的2017年。如今,大家不禁會問:“知識付費是不是個偽命題?”
      2018-01-08
    • 百個少兒欄目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扶持

      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關于公示2016年度少兒節目精品發展專項資金扶持項目評審結果的通知》。通知指出,為鼓勵和扶持少兒廣播電視節目的創作、生產和播映,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設立了少兒...
      2017-06-28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