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愛奇藝出品的原創網絡綜藝節目《機器人爭霸》在京舉行啟動發布會,出品方、廣告方代表、后期制作團隊、營銷團隊以及參演嘉賓等悉數亮相,為節目宣傳進行造勢。據悉,該節目是業內首檔以機器人格斗全球聯賽為故事主線的劇情式真人秀,在楊穎、林更新、李晨等當紅明星的加持下,節目自立項階段起就受到廣泛關注。據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介紹,《機器人爭霸》是愛奇藝2018年“超級網綜”計劃的重點項目,接下來,還會有多檔原創網絡綜藝節目上線。
事實上,除愛奇藝外,近兩年來,騰訊視頻、優酷土豆等視頻網站也在深度布局網絡綜藝節目,從資金、人才、渠道和宣傳等資源上給予重點扶持,產生了像《明日之子》《中國有嘻哈》《奇葩說》《吐槽大會》等一批頗有影響力的代表作。在這一過程中,視頻網站不僅斬獲了人氣、流量、口碑和收益,還對一些網絡綜藝節目試水全產業鏈開發,嘗試深度挖掘版權價值。在業內人士看來,2018年,網絡綜藝市場將朝更加精細化和精品化方向發展,在作品數量、質量上會有所提升。此外,在營銷、內容變現、付費模式上也會有所突破。
網綜節目正當紅
幾年前,綜藝節目是各大衛視的主打節目,視頻網站扮演的往往只是版權采購商和播出平臺的角色,很少參與到內容制作和發行中來。伴隨視頻網站對自制內容的重視,網絡綜藝節目作為特色自制內容的一部分,越來越受到重視。網絡綜藝節目在數量、質量、作品題材、節目時長、網絡受眾和點擊率等維度上,均較前些年有大幅提升。
據藝恩咨詢發布的《2017中國網絡綜藝市場白皮書》(下稱報告)顯示,從網絡綜藝節目發展歷程來看,如果把2014年看作是網絡綜藝市場的起航之年,那么,2015年和2016年分別是高速發展年和快速崛起年。在這一階段,作品的時長明顯增長,內容模式開始成型。此外,隨著平臺對內容制作領域布局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資本以及知名制作人和導演等資源不斷涌入,開始出現反哺衛視、系列化開發的趨勢。像《奇葩說》《你正常嗎》《火星情報局》《放開我北鼻》等一批典型作品,獲得了流量、口碑、用戶和良好的市場反響。
網絡綜藝市場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呈現出井噴之勢。報告顯示,2017年,主流視頻網站共上線159部網絡綜藝節目,投資規模達43億元,播放量超過500億,網絡綜藝節目在質與量上比肩電視綜藝節目。此時,視頻網站整合優勢資源,爆款內容及黑馬作品不斷出現。比如,音樂選秀類網絡綜藝節目《明日之子》,其播放量超過40億,開啟網綜選秀元年;《中國有嘻哈》在國內將小眾嘻哈帶進大眾視野;《吐槽大會》則將網絡喜劇脫口秀推向了一個小高潮。
“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網絡綜藝市場在題材上出現百花齊放的態勢。‘頭部節目’以真人秀、脫口秀、紀實類3種類型為主,3種類型下又細化為音樂、親子、明星、娛樂、青少5種題材,滿足了用戶的不同觀看需求。”藝恩咨詢研究總監劉翠萍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介紹。
產業鏈條現雛形
憑借近30億播放量,《中國有嘻哈》成為2017年度最熱門的網絡綜藝節目之一。作為節目的出品方,愛奇藝將熱度從線上轉向線下,通過與麥當勞合作開設主題嘻哈店、打造自有潮牌“R!CH”并進行多元授權等,進一步釋放出超級IP的長尾效應,打造完整產業鏈。如今,愛奇藝打算把《中國有嘻哈》版權多元開發的經驗運用到《機器人爭霸》上。據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偉介紹,節目組將以機器人為核心,推出全產業鏈整合計劃,聯動線上節目、線下聯賽、衍生授權、網絡劇、電影、游戲乃至實體樂園等,打造一個網絡綜藝超級IP。
對于愛奇藝的規劃,劉翠萍表示,這代表著網絡綜藝市場的發展趨勢,即通過打造全產業鏈方式來深度挖掘網絡綜藝節目的版權價值。在她看來,在內容制作、播出方式和商業變現3個維度上,網絡綜藝的全產業鏈模式已初具雛形。在內容制作上,傳統制作機構、王牌制作人不斷入局,新興制作公司不斷崛起,再加上視頻平臺的大力投資,網絡綜藝節目的質量不斷提升,為后續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播放方式上,網絡綜藝節目以網絡為主要播出方式,但優秀節目反哺衛視的現象已初露端倪;在商業變現方面,網絡綜藝節目的變現渠道變得更加多元化,除用戶付費外,還出現品牌廣告、線下演唱會、藝人經紀、衍生品開發、直播打賞等多種變現模式。
“通過多方發力,網絡綜藝節目質量大幅提升,這不僅促進了網絡綜藝節目商業變現能力的增強,也提高了其市場話語權,給后續版權多元開發奠定了基礎。”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一年,圍繞選秀網絡綜藝節目以及藝人等,進行全產業鏈布局將是網絡綜藝的重要開發模式。在此情形下,此類節目或將存在競爭性復制、題材雷同、模式抄襲等風險。因此,要搶占市場競爭的制高點,就要求制作方在質量把控上多下功夫,提高制作水平,強調正能量,杜絕打“黃賭毒”擦邊球等,靠品質贏得受眾和市場。(姜旭)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