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城晚報副總編輯張明:更關注人工智能的社會應用實踐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5-04





     

    春城晚報副總編輯張明
     

      媒體融合的本質是什么,人工智能又將為移動媒體帶來怎樣的發展空間和機遇?5月4日,由封面傳媒主辦的“2018媒體融合論壇”將在成都舉行,傳播研究前沿學者與行業大咖齊聚,共同探討媒體深度融合,以及人工智能與移動媒體未來發展。


      大會之前,封面新聞記者采訪到春城晚報副總編輯張明,他認為,媒體融合并不是多元傳播形態和技術的運用,而是媒體與社會資源以及人工智能、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融合。相比于信息傳播領域,張明更關注人工智能的社會應用實踐。


      “報道多渠道和多元化并非媒體融合,只是傳播技術的應用。”談到媒體融合,張明認為利用短視頻、網絡直播、AR、VR或H5等呈現新聞,只是豐富了傳播形態,并非真正的融合。更深層次的媒體融合需要解決如何與社會資源融合,如何與包括人工智能、物聯網在內的信息技術融合,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需求。


      “人工智能深入社會全領域是趨勢,媒體也不例外。它給媒體變革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應用機遇和實踐可能。”張明說。目前,國內媒體對人工智能的應用多是比較淺層的,或者說剛剛進入探討階段。


      “現在已經投入應用的機器人寫稿算不算人工智能?我認為這個問題還值得探討。”張明理解的人工智能寫稿是基于自主學習,具備自主性和創造性的內容生產,而他目前還沒見到過相對復雜的機器生成文稿,大多是簡單機械化的操作。此外,現在討論比較多的深度學習、興趣算法、語音圖形識別等在信息生產和傳播層面的應用,張明感覺更多的是概念,還未真正投入應用。


      相比于信息傳播領域,張明更關注的是人工智能的社會應用實踐。他介紹,春城晚報客戶端曾嘗試通過微軟小冰向用戶推送代金券,“我們一直在與人工智能研究機構探討類似的應用,這次也希望能來學習封面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的實踐經驗。”


      最后,張明表示,正是因為人工智能目前在媒介領域的應用更多停留在概念層面,這才讓移動媒體的未來發展有了值得期待的變數。(記者 曹菲 圖片據受訪者)


      轉自:封面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機票買得起退不起?15家涉事企業被約談竟無人到場 機票買得起退不起?15家涉事企業被約談竟無人到場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