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山海講“中國故事”——三問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學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6-10





      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學如何推陳出新,描繪有“精神重量”的中國?如何打破語言藩籬,彌合多樣性文化的差異?如何暢通渠道,搭建聯接中外的橋梁?
     
      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全球讀者對“中國故事”的好奇與期待與日俱增,中國文學在全球的“能見度”不斷提升。
     
      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學如何推陳出新,描繪有“精神重量”的中國?如何打破語言藩籬,彌合多樣性文化的差異?如何暢通渠道,搭建聯接中外的橋梁?
     
      如何書寫“中國故事”
     
      《羋月傳》的作者、網絡作家蔣勝男發現,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書店里,中國網絡文學譯作幾乎占據暢銷區半壁江山。青年作家路內在英國覓得“知音”,書評人把他描寫小鎮青年成長史的《少年巴比倫》視為“中國的《麥田守望者》”。
     
      外國讀者喜歡什么樣的中國故事?這個“千人千面”的問題有一個大道至簡的答案:講好故事。打動世界讀者的中國故事往往既能直擊人性的重大關切,又能展現民族獨特的審美品格。
     
      文學作品應該突出本土性還是世界性?賈平凹說,文學創作既要擁抱世界,也要具備本土意識,書寫中國人的經驗。臺灣科幻作家高翊峰說,不論臺灣作家、大陸作家、美籍華人作家,在世界文學體系中“我們都屬于亞洲文學”,在一個共同平臺講故事。不必糾結于身份地域,而應找到屬于自己的表達方式。
     
      英國漢學家、翻譯家妮基·哈曼(中文名韓斌)認為,外國讀者對中國文學仍處在“緩慢構建認知”階段。在作家徐則臣看來,一些外國讀者依然習慣于把中國文學視為報告文學或社會學分析文本。讓外國讀者關注作品本身的藝術審美價值需要從量變到質變的長期積累。
     
      如何破譯“中國密碼”
     
      最近,一批來自尼泊爾的出版人、媒體人和留學生匯聚北京,學習破譯“中國密碼”。這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絲路書香工程面向東南亞小語種翻譯人才的培訓項目之一。不少學員對中國文化興趣濃厚,有志從事翻譯。
     
      中國文學的跨文化之旅中,有人把翻譯稱為“中國文學走出國門的獨木橋”。近年來,中國政府推出一系列中國文學翻譯出版工程,促成一批高質量作品在海外落地。
     
      妮基·哈曼說,她翻譯賈平凹的《高興》時,對陜西方言的處理小心翼翼,因為要讓人感覺這個人物是中國人。中國科幻小說《三體》的英文譯者、美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說,“能在頭腦里聽到作者的聲音”,才能精準傳遞原作的思想感情。
     
      在海外,一批知名漢學家構成中國文學翻譯的主力,為中國文學“出海”保駕護航。然而從全球范圍看,高水平譯者依然稀缺,翻譯短板仍是中國文學國際化的制約因素之一。
     
      提升中國文學譯介的系統性,需要政府、民間、學界等多方共同努力。一些學者建議繼續構建覆蓋全球的漢學家、翻譯人才庫,制定人才培養的長期計劃,借力海外華人譯者,同時加強中外文學界、翻譯界、出版界、評論界對話,打造多元交流平臺。
     
      針對現有的漢學家研討會、翻譯研修班等項目,知名阿拉伯語翻譯家薛慶國建議委托專業院校、專家學者授課,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
     
      如何搭建傳播渠道
     
      讓鮮活的中國故事抵達全球讀者,需要立體多元的海外出版、發行、傳播渠道,國際書展是重要平臺之一。
     
      剛剛結束的阿布扎比國際書展上,中國文學作品吸引不少參觀者駐足: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王剛的《英格力士》、葉梅的《最后的土司》、格日勒其木格·黑鶴的《黑焰》……
     
      埃及出版人艾哈邁德·賽義德說,國際書展打開溝通中外出版界的大門,成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豐富的主賓國活動、作家交流、講座研討等,讓海外讀者有機會了解中國文學。幾年來,賽義德還先后出版譯介數十位中國作家的作品。通過這些文字,不少阿拉伯語讀者開啟對中國文學的“發現之旅”。
     
      莫斯科阿爾巴特大街上,一家名為“尚斯博庫”的書店墨香充盈,這是俄羅斯首家中文書店。俄羅斯民眾在這里“浸入式”感知中國文學的魅力。
     
      亞馬遜中國書店的電子營銷平臺則為海外讀者打造了“網絡高速公路”。
     
      “紙托邦”這一專門向英語世界推廣中國文學的網絡平臺匯集優秀作者、譯者和出版人,把一批中國青年作家推向國際舞臺。版權代理人、文學經紀人的專業運作,幫助中國作家精準對接優質海外出版商,扭轉其在國際版權交易市場中的弱勢地位。
     
      從新經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法國菲利普·皮基耶出版社,到英國童書品牌尤斯伯恩入駐接力出版社,再到中外機構對曹文軒兒童文學作品的影視動漫改編,中外品牌合作、聯合策劃、共同制作的趨勢越發明顯。中方正著眼打通全產業鏈、實現全版權運營,讓中國文學以更生動的姿態進入更多國外讀者視野。(韓梁 史競男)
     
      轉自:中國國門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成國際手機動漫規則制定者

      3月16日,國際電信聯盟正式發布手機(移動終端)動漫國際標準(標準號T 621)。該標準由中國自主原創、主導制定,是中國文化領域的首個國際技術標準。這是文化領域中國科技、中國標準走向世界的重要標志
      2017-03-24
    • 網絡文學出海 會成為中國的“新文化現象”嗎?

      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大大降低了數字閱讀的門檻。中國網絡文學產業經過20多年積累沉淀,產生了一批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家和一系列高質量網絡文學作品。借助海外翻譯的二次傳播,中國網絡文學在全球文創領域里異軍突起,成為一種值得...
      2017-03-28
    • 2011年至2016年:中國文物出境展覽累計293個

      “2011年至2016年,中國文物出境展覽累計293個,文物入境展覽累計116個。”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27日在京表示,文物進出境展覽日益受到國家元首的高度重視和普通民眾的廣泛關注,成為豐富文化外交、推動文化對話的“重頭戲”。
      2017-04-06
    • 中國文化貿易與文化雙創大會5月舉行

      為了激發全民創新創業熱情,推動全社會文化創新創業高潮;以構建文化產業全產業鏈為思路,打造文化生態體系。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將于5月9-11日舉辦中國文化貿易與文化雙創大會。
      2017-04-10

    熱點視頻

    生死不離,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生死不離,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