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業奏響中華文化"走出去"強音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8-09





      出版物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推動出版"走出去"的政策。2018年6月,商務部、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廣電總局聯合認定了首批13家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其中,很多基地都將出版作為文化出口的重點,眾多出版企業在基地建設的帶動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記者在近日于無錫舉辦的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推進會暨文化貿易政策交流研討會上了解到,在云南昆明基地,新知圖書集團在南非、斯里蘭卡等9個國家建設了國際連鎖華文書局,云南新華書店在新加坡建立了"中國云南文化貿易中心",在20個邊境口岸設立"國門書社";在西安基地,易點天下、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榮信教育、三人行等一批知名企業推動著陜西數字出版產業快速發展。作為陜西出版業"走出去"的龍頭,榮信教育已有近30個作品版權輸出,暢銷書品遠銷法國、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在廈門基地,廈門口岸對臺圖書貿易穩居大陸各口岸首位,進、出口額分別占大陸市場相應份額的70%和60%,首創兩岸圖書展銷"快閃"模式,探索建設臺灣圖書集散分撥中心,便利兩岸人民閱讀需求。


      當前應如何應對我國出版"走出去"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研討會上,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出口綜合部高潔分享道,作為國有出版傳媒集團,自1987年成立以來,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的出口業績逐年增長,連續多年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集團"中國類型優秀文化作品輸出項目"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


      據高潔介紹,目前公司的"走出去"業務主要涵蓋三大領域:實物出口、版權貿易和數字資源出口。在實物出口方面,公司主營學術圖書,對外漢語教材、教輔和兒童讀物。近年來,受"紙轉電"全球浪潮的影響,市場需求大幅下降,規模萎縮,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在此背景下,公司創新思路,通過保市場、加大力度開拓海外新客戶、開發獨家產品、增強競爭力等一系列舉措,實現了出口貿易額穩定增長。目前業務范圍已覆蓋美國、澳大利亞、韓國、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


      從2012年開始,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發力版權貿易,以科幻、懸疑、少數民族等類型文學為重點,通過創新市場化運作方式,逐步搭建起中國類型文學"走出去"基地。公司出版的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已經輸出25個語種外文版,外文版全球銷量突破148萬冊,屢次斬獲多項國際大獎,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2013年,順應行業數字化發展潮流,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開始涉獵數字資源出口,向全球客戶提供各類中國優秀數字資源,業務發展迅速,營收呈現飛躍式發展。目前,公司的產品主要有《大公報》、古籍、近代報刊、期刊論文、在線課堂、統計數據等20個數據庫,訂購客戶有哈佛大學、康奈爾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


      談及當前出版"走出去"的形勢,高潔坦言,在我國國力增強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個別國家對我國文化產品的忌憚甚至排斥對文化"走出去"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因此要選定合適的產品,制定正確的輸出策略。


      在高潔看來,出版"走出去",更要"走進去"。雖然進入西方市場有困難,但要保持謹慎樂觀的心態,"走出去"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單個項目的成功并不是整個事業的成功,依然會遇到選題失敗、營銷失敗的情況。盡管如此,對于出版"走出去",高潔依然充滿信心,"未來3年,我們計劃輸出至少近百個中文原創類型文學項目,除英文版外,涉及各類小語種版本,包括主要歐洲國家語言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我們的目標是,在國際知名幻想、類型文學獎獲提名甚至獲獎,被海外主流媒體廣泛關注和深入報道,走進主流讀者群體,講述中國故事,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


      中國教育圖書進出口公司是中國出版"走出去"的一個縮影。據中宣部文改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國出版"走出去"成績喜人。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共輸出版權14200項,同比增長2.7%:實物出口22625萬冊(份、盒、張),金額11195萬美元。


      例如,新聞出版企業通過并購、合資或獨資等方式,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出版社、實體書店等分支機構近400家,形成一批"走出去"海外戰略支點。書架試點方案在國外設立20多個中國書架。在亞馬遜開設的"中國書店"在線品種68.5萬種,海外發貨37萬冊。舉辦"全球百家海外華文書店中國圖書展銷"活動,海外發行圖書700多萬冊。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資助3300多種圖書在42個國家和地區翻譯出版,絲路書香工程資助1400多種優秀圖書多語種、小語種翻譯出版,中外圖書互譯計劃推出互譯圖書成果150種,其中外方翻譯中方圖書72種。莫言、劉慈欣、曹文軒的作品在海外成規模翻譯出版,走近國際文學舞臺中心。(記者 孟妮)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出版業風向標”釋放出哪些信號?

      2018北京圖書訂貨會近日落下帷幕。736家來自全國各地的參展單位、2440余個各具特色的展位、50萬種新書和精品圖書、9 2萬參觀人次……有“出版業風向標”之稱的北京圖書訂貨會,釋放出哪些信號?
      2018-01-18
    • 國家出版基金十年給出版業帶來了什么

      截至目前,國家出版基金共遴選資助了3300多個優秀出版項目,資助對象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80多家出版單位。已有2300多個項目推出成果,有近500項成果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等國家級獎項。
      2018-02-11
    • 傳統出版業亟須數字化轉型升級

      艾瑞咨詢發布的《2018年中國在線知識付費市場研究報告》則顯示,2017年中國知識付費產業規模約49億元,同比增長近3倍,未來市場潛力巨大。
      2018-06-20

    熱點視頻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