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趨勢之一,是全方位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四大戰略’”。日前,“中國大運河智庫論壇暨觀察家觀察員2019年秋季報告會”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行。論壇上,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理事長、南京郵電大學大運河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王佳寧教授在《國家戰略背景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趨勢》主旨報告中展望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八大趨勢”。
據介紹,“八大趨勢”包括:主動提升政治站位,增強大運河“三帶”平行推進的行動自覺,將持續考驗施政智慧;全方位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四大戰略”,將持續影響核心區、拓展區、輻射區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定位和目標設計;江蘇、北京將率先成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先行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地方文化基因為根脈,將培育大運河文化精品創作生產體系;健全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法律體系,將催生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立法層次;全方位接軌世界運河文化規則,將是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必然選擇;第三方評估和政府購買服務對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新型智庫作用將愈發凸顯;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為旨歸,將構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長效機制。
據悉,成立于2018年6月的中國大運河智庫論壇是中國大運河智庫聯盟發起和設立的國內第一家專門針對大運河研究的新型智庫論壇,迄今在大運河沿線省市已舉辦六屆。本次論壇以“區域發展新格局視野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趨勢”為主題,集中發布了11項智庫研究成果。
轉自:中國發展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