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發改委近日舉行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配套規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國家發改委聯合國家文物局、水利部、生態環境部、文化和旅游部分別編制了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河道水系治理管護、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4個專項規劃,指導沿線省(市)編制了8個地方實施規劃。目前,4個專項規劃和8個地方實施規劃已全部正式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四梁八柱”規劃體系正式形成。
據介紹,4個專項規劃是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各專項領域工作的全局性、支撐性指引。8個地方實施規劃是各地推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具體實施依據,明確了各地的發展定位、空間布局、建設目標、主要任務。
大運河全長近3200公里,開鑿至今已有2500多年,沿線文物資源豐富,擁有世界文化遺產19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06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277個、博物館2190座。2014年6月,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記者 趙曉霞)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