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餐飲收入39415億元,增長6.2%,消費潛力持續釋放。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面對更多元化的消費需求,餐飲企業也在紛紛求變,謀求更大的發展機會。
臨近傍晚,走進位于北京昌平的這家新開業的商場里,不少餐飲店門前已經聚集了不少消費者。這家還處于試營業的商場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他們現有餐飲門店的數量占所有開業門店的30%。
各式各樣的新店成為北京餐飲業發展的一大亮點。鄭旭是這家湘菜餐館的區域負責人,他告訴記者,他們除了在北京傳統的中心城區商圈布局外,今年重點向周邊的區域擴展開店。
查閱北京餐飲協會發布的《2024北京餐飲業觀察報告》,記者發現,從區域分布來看,今年朝陽區、昌平區和豐臺區在新增注冊量上表現突出。新店的數量在增長,店鋪的樣態形式也在不斷調整。一些貼近百姓生活的小店在北京逐漸增多。
周末早上,記者來到北京一所大學旁的胡辣湯店,走進店內人聲鼎沸。
這家小吃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他們在北京市場的認可度逐漸增高,對很多菜品也進行了調整。日營業額平均都超過2萬元。
為了應對不同消費者的就餐需求,不少餐飲企業也積極調整店鋪的形態。一些餐飲企業開啟“瘦身計劃”,還有一些企業放開了加盟與合作的權限,不斷加快創新步伐,優化資源配置,從而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
餐飲協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國內餐飲業注冊量達131.66萬家,其中,北京上半年餐飲業注冊量達4842家。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