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3年期存款利率已從1.85%降至1.75%。”8月21日,江蘇銀行北京市西城區某支行理財經理說。據了解,近期多家銀行宣布調降存款利率,部分期限品種調降了20個基點。
在貸款利率整體下行、行業凈息差持續收窄的背景下,下調存款利率已成為銀行緩解負債端壓力的重要手段。
存款利率調降公告密集發布
“1.85%只有今天!”8月19日,江蘇銀行一位理財經理在微信朋友圈預告了該行3年期存款利率即將下調的信息。
記者8月21日實地走訪江蘇銀行北京地區部分網點。該行西城區某支行的理財經理介紹:“除3年期存款利率從1.85%下調至1.75%外,1年期、2年期存款利率暫未調整,分別為1.5%、1.6%。”
除江蘇銀行外,近日還有多家銀行密集發布存款利率調整公告。例如,8月19日,嵊州瑞豐村鎮銀行發布存款利率公告,個人定期存款整存整取3個月、6個月、1年、2年、3年、5年的利率分別調整為0.80%、1.10%、1.15%、1.15%、1.30%、1.30%,較調整前下降10個至20個基點不等。高密惠民村鎮銀行、貴定恒升村鎮銀行等也宣布下調部分期限存款利率。
緩解凈息差壓力成主要動因
當前,銀行業凈息差普遍承壓。據金融監管總局數據,2025年二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42%,同比下降0.12個百分點。其中,城商行、農商行凈息差同比分別下降0.08個、0.14個百分點。
貸款利率方面,8月20日公布了最新一期LPR,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維持不變,自今年5月兩類LPR均下降10個基點以來,已連續3個月維持不變。業內人士認為,為提振內需、鞏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勢頭,未來LPR仍有下行空間。
浙商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杜漸認為,中小銀行的個人和對公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比普遍偏高,付息成本顯著高于活期,導致負債端成本高企、凈息差壓力較大,因此中小銀行不得不通過下調存款利率來緩解壓力。
資產負債兩端協同發力
在貸款端利率普降、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如何加強負債端管理、穩定凈息差,成為銀行普遍關注的課題。
杜漸認為,銀行業負債壓力是一個長期性問題。監管趨嚴、核心存款增長放緩、利差收窄與風險敞口擴大等因素相互疊加,導致負債端壓力難以徹底緩解。
不過,多家銀行已采取積極行動。以常熟銀行為例,該行8月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提到,面對銀行業息差邊際收窄壓力,將從資產和負債兩端協同發力。負債端將深化成本管控,主動優化存款結構,嚴格控制高成本長期存款,提高兩年期及以下中短期存款占比,增強結算類活期存款的穩定性,持續降低整體付息成本。
盡管中小銀行面臨業務結構單一和大型銀行業務下沉帶來的“掐尖”壓力,但業內普遍認為,其“地緣人緣”優勢仍具不可替代性。
轉自: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