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扶貧進入攻堅階段 引導產業發展是關鍵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03





      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要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2.26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實現脫貧,要開展萬企萬村幫扶行動。按照相關部門制定的目標,2016年至2018年要減少1.26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實現400萬貧困人口脫貧。綜合諸多信息來看,旅游扶貧已進入第一階段攻堅期,上謀下動,大考臨近,如何取得足夠成效,并為下一階段打下較好基礎,成為旅游扶貧重點區域的關鍵工作之一。


      在業內專家看來,旅游扶貧中,政府資金有效地引導產業發展、社會資本的更多參與,以及扶貧帶頭人或幫扶團隊發揮“轉化器”功能,都是關鍵因素。


      旅游扶貧進入攻堅階段


      行至年中,不少省份的旅游扶貧已有一些成效。四川省旅發委近期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四川省鄉村旅游實現總收入1642億元,有效帶動56個貧困縣、952個貧困村發展旅游業,帶動4.2萬戶14.6萬貧困人口就業增收,實現貧困群眾人均純收入增加665元。


      成效背后,也探索出一些旅游扶貧“打法”。比如四川瀘州市古藺縣結合易地扶貧搬遷和紅色旅游,將黃荊鄉88戶貧困戶293人全部搬遷到景區集中安置,打造旅游度假小鎮,讓貧困戶參與其中;西昌市安哈彝寨打造4A級景區,發展“彝家樂”,帶動全鎮農特產品銷售5000余萬元……


      貴州省的做法是實施旅游扶貧九項工程和“百區千村萬戶”鄉村旅游扶貧工程。該省扶貧辦的信息顯示,貴州開展鄉村旅游的自然村寨突破3000個,有2422個貧困村納入全國《鄉村旅游扶貧工程行動方案》,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32萬戶,貧困人口107萬人。2017年,貴州省鄉村旅游接待游客3億人次,實現總收入1500億元,占全省旅游收入的24.25%,旅游發展帶動了29.9萬貧困人口受益脫貧。


      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要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2.26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實現脫貧。


      對應目標期,地方也有相應行動。近期,山西省旅游發展委員會、山西省農業廳、山西省扶貧開發辦公室之前聯合印發了《山西省旅游扶貧示范村工作方案(2018—2020)》,公布了首批全省旅游扶貧示范村名單。記者了解到,未來三年,山西將聚焦“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貧困地區,打造旅游扶貧重點村,全面推進貧困地區旅游產業發展,有效帶動貧困人口脫貧增收。2018年至2020年,每年建設100個左右旅游扶貧示范村,到2020年,300個左右旅游扶貧示范村基本建成完整的旅游扶貧產業體系。


      引導產業發展是關鍵


      整體來看,目前旅游扶貧地區不少為少數民族地區,這些地方旅游資源相對豐富,為旅游扶貧提供了一定基礎。巔峰智業總裁助理、創新研究院院長劉馥馨認為,適合旅游扶貧的地區首先要具備一定的旅游資源,比如好的山水景觀,或者有歷史文化資源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有值得大家去旅游的基礎元素。這些資源落至實處即要形成產業扶貧的思路,才有可能形成旅游扶貧的可持續性,這需要對扶貧鄉村制定旅游發展規劃。


      規劃要解決的關鍵問題還在于提供鄉村旅游度假產品的差異化供給,帶動新的旅游產品的消費,尤其在旅游產品同質化、區域產業同構化較為明顯的當下,更為緊要。這要求除了通過保護傳統的村落景觀、優質生態環境的梳理組合,形成鄉村景區,打造觀光型旅游產品,還需要基于不同地域特色、傳統文化的挖掘,放大本土文化,形成保有當地文化原生態的文化旅游產品。


      規劃、產品打造后,旅游扶貧鏈條的下一環就是精細化運營。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欠缺較好的運營管理,可能造成旅游扶貧區域較低的盈利能力、產業鏈條延伸不夠,甚至難以可持續發展,回歸貧困狀態。這其中的一個誤區是,過多依賴旅游業,對原本的農業反而重視不夠,農業與旅游業難以形成一個互促發展的完整體系。


      在旅游扶貧的整個鏈條中,一定量的資金不可或缺,除了政府提供的資金,社會資本如何參與,是一直在探討的問題。在劉馥馨看來,旅游扶貧中政府提供的資金,實際上起到的是一個引導資金的作用,但現在的引導資金多用于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更多用于引導產業發展,這是目前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她表示,政府的一部分資金應該去做產業的引導,而不僅僅是大量甚至過多地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上。這些產業引導資金要跟企業的資金配合使用,政府先把一些產業要素或產業基礎性的內容做好,企業看到有盈利空間才會進入。“前期讓企業進行大規模的投入是很難的,即便有也是鳳毛麟角。”劉馥馨說。


      旅游扶貧需要“轉化器”


      旅游扶貧基于旅游元素,最終要形成一種造血機制,貧困戶的參與度與受益面保證并實現擴增,尤為重要。而這也恰恰是旅游扶貧所面臨的較大挑戰。


      劉馥馨透露,由于認知和文化水平的差異性,貧困區的村民或官員對提供的旅游智力咨詢不理解,對提出的扶貧策略難落實執行,這是很大的問題。巔峰智業曾對湖南省鳳凰縣麻沖鄉老洞村實行幫扶,編制了《老洞村旅游發展規劃(2015-2025)》,并提供持續跟蹤服務。湖南省旅發委組織了一個扶貧小組,在老洞村駐場三年,與村民有更多的互動交流,來幫忙落實巔峰智業的一些扶貧思路,這很關鍵,相當于是“手把手帶動”。她認為這是一種很必要的模式,且類似駐場的時間可能更長為佳。


      今年2月原國家旅游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旅游扶貧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到“開展專題培訓”,即創新旅游扶貧人才培養方式,加大對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村干部、鄉村旅游帶頭人、鄉村旅游經營戶、駐村工作隊隊長、鄉村旅游管理人才等各類實用人才的培訓力度,以點帶面,幫助貧困人口轉變思想觀念,提升文化素質和知識水平,提高鄉村旅游服務技能。建立旅游扶貧專家庫,動員規劃、管理、營銷專業人才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旅游技能輔導和扶貧公益培訓。(記者 張利民)


      原標題:旅游扶貧進入攻堅階段 引導產業發展是關鍵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補齊房車旅行短板增強產業發展動力

      有效釋放房車旅行廣闊的市場潛力、充分實現房車旅行商業價值,既需要社會各界長期培育,又需要相關部門盡快補齊政策配套、房車產品、營地服務等方面的短板,不斷增強房車旅行的產品吸引力和產業發展動力
      2018-05-23
    • 家庭旅游市場持續擴容 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是關鍵

      如何在有限的經濟和時間預算約束下,體驗到高性價比的優質旅游,從中獲得幸福感,實現效用最大化,是當下家庭旅游市場的主流需求
      2018-06-06

    熱點視頻

    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拉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拉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