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文化遺產的開發,必須重視與文物保護之間的平衡。首先要植根于傳統文化積淀,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價值并有效地轉化為創意點,同時還要有深挖傳統文化精髓的恒心和毅力。否則,即使是“長城一夜觀日出日落”這樣的創意項目也只能成為流于表面的“作秀”,而無法深入歷史文化價值的內里。
日前,某民宿平臺發布了一則“把家安在長城上”的體驗招募通知,稱將從11個國家用戶中選取4組人在長城住宿一夜,地點位于延慶。此消息一出即收到網友的積極反饋,但其間也不乏質疑,大部分疑問都是圍繞古跡的保護。
民宿平臺昨天回應稱,該活動得到舉辦地政府和市區兩級旅游部門的支持,不涉及固定物搭建,也不破壞長城風貌。延慶區文委文物科表示,會持續關注并監督該活動,“絕不允許破壞文物的事兒發生”。
“不到長城非好漢”,對于普通人來說,長城是個熱門的旅游景點。但是游覽長城這類景區,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每到節假日便人頭攢動,無法給普通游客以更好的旅游體驗。因此,此次營銷活動算得上是抓住了游客的“痛點”,一經推出就獲得高關注度也在意料之中。
我國歷史悠久,世界文化自然遺產眾多,像故宮、長城、秦始皇兵馬俑、敦煌莫高窟等歷史遺跡,不僅承載了民族文明進程,更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一筆難得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熱愛。如果類似的旅游平臺通過挖掘傳統文化魅力,讓中國優秀文化遺產得到積極的宣傳推廣,尤其是利用互聯網等年輕人喜愛的傳播方式開展營銷活動,應當給予肯定。但若一味吸引眼球,很可能會適得其反,畢竟文物本身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保護不力、開發不當,所帶來的損失將是毀滅性的。因此,商家在開發之前還需要反復斟酌,準確判斷文物古跡的開發價值,確定合理的開發方式。
具體到本次活動,后續的文物保護問題也須高度重視。商家即使已經得到有關部門的允許,也不能只靠口頭強調“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是我們活動的初衷”,還應當有具體的落實行動。同時,文保相關部門也要加強監督,畢竟文物保護不是兒戲,需要專業人員加以專業分析,才能做到合理開發利用。
文化遺產的開發,必須重視與文物保護之間的平衡。首先要植根于傳統文化積淀,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價值并有效地轉化為創意點,同時還要有深挖傳統文化精髓的恒心和毅力。否則,即使是“長城一夜觀日出日落”這樣的創意項目也只能成為流于表面的“作秀”,而無法深入歷史文化價值的內里。說到底,像長城這樣的文物古跡,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其歷史文化價值遠遠高于經濟價值,不應成為商家牟取名利的工具。(臧夢雅)
原標題:把家安在長城上?文物創意開發別只淪為一場“秀”
轉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