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爭創天府旅游名縣 廣安區打好“三張牌”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3-21





      
    陽春三月,從廣安主城區前往鄧小平故居的福興大道上,一條新的“綠道”已初步形成,喬木、灌木、花卉、草皮等形成“背景林”,人行道兩旁將點綴杜鵑、紫薇、三角梅等10余種花卉,整個工程4月底全面完工后,一年四季皆有花可賞。

      我省正在積極推進天府旅游名縣的建設,提出經過5年努力,將建成50個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天府旅游名縣。

      抓住爭創天府旅游名縣的機遇,廣安市、廣安區和廣安市級相關部門正齊心協力,共同促進廣安區文旅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跨越發展。□大川萬桑廖小兵

      擦亮“金字招牌”從紅色旅游到紅色教育拓展

      廣安區旅游資源豐富,有8個A級旅游景區,其中包括全省首個國家5A級紅色旅游景區——鄧小平故里旅游景區,自2013年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以來,該景區已連續3年在我省4A級以上景區游客滿意度測評中榮獲第一名。

      落實打好產業轉型升級、紅色旅游、鄉村振興三張牌的要求,廣安確立建設“紅色旅游勝地”戰略,并制定了詳細推進方案,奮力做大做強紅色旅游。

      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去年以來,廣安協興園區已投資7億元,實施新華路延伸段道路拓寬、巴南廣高速鄧小平故居互通及連接線、小平故里路北門至佛手山莊景觀提升、天星湖景區建設、協興大道景觀提升及鴻錦大道景觀等7大工程。

      3月18日,在福興大道天鵝湖段旁,新修的停車場碎石層鋪筑已經完成,工人們正在進行路面鋪裝。廣安協興園區建設服務中心副主任蘇明勝說,本次福興大道景觀提升工程新規劃了1個停車場,新增100多個車位,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停車服務。

      紅色旅游是紅色基因傳承的生動課堂,廣安以鄧小平故里旅游景區為核心,拓展豐富其紅色研學、紅色教育內涵,讓紅色基因在廣大干部群眾和青少年中不斷傳承,走出了一條從旅游觀光到基地教學拓展的路子。

      其中,鄧小平故居陳列館是中組部授予的全國新時期黨性教育特色基地,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國家一級博物館,在2018年全省考核中名列場館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第一名。

      從去年開始,作為全省首批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廣安市針對青少年的研學教育,發布了小平故里緬懷之旅、華鎣山游擊隊革命體驗之旅和改革開放幸福之旅3條研學路線。在鄧小平故居、翰林院子、“紅研·集結號”研學基地等,學生們寓教于樂,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

      去年底,廣安還在鄧小平故居旁邊的市委黨校成立了小平干部學院,旨在充分發揮小平故里優勢,堅持“紅色立院”,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西部一流、全國知名的干部教育培訓基地。

      廣安區還通過對外合作來做大做強紅色旅游資源。2018年,廣安和重慶聯合推出“紅巖魂川渝情訪偉人故里”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一日游產品,該線路每天從重慶發團,組織游客深度體驗廣安鄧小平故里、重慶渣滓洞、白公館等經典川渝紅色旅游景點,讓游客在旅游中傳承革命精神,目前,該線路已試運行。

      此外,廣安聯合廣東中山、湖南湘潭組建“中國20世紀三大偉人故里旅游聯盟”,共同探討偉人故里旅游發展。深化“紅色旅游”聯盟合作,爭取打造精品紅色旅游線路。

      今年廣安還加強與廣西百色交流合作,精心籌備系列紀念活動;加快四川三線軍工博物館等工程建設。

      以“紅”帶“綠”促進鄉村旅游全域發展

      3月16日,陽光明媚,廣安區崇望鄉大地花谷植物園游人如織。重慶游客李璞一家周末到鄧小平故里旅游景區旅游,順便到附近的大地花谷玩一下。

      在擦亮紅色旅游“金字招牌”的同時,廣安區注重以“紅”帶“綠”,以鄉村振興為契機,帶動其周邊鄉村旅游的發展,推動紅色旅游-生態休閑-消費體驗無縫銜接,形成全域旅游產業鏈。

      大地花谷植物園距離鄧小平故里旅游景區只有5公里,2015年,在重慶從事園林景觀工作的劉克林看到了機遇,投資建設大地花谷植物園。2017年,大地花谷300畝地的景區已經不能滿足游客的需要。崇望鄉計劃再打造10個花園,建設民宿、兒童游樂園等基礎設施。

      以“紅”帶“綠”,也讓鄧小平故里旅游景區附近的龍安鄉勇敢村實現了脫貧退出。2013年,勇敢村村民人均純收入4000余元,是省級貧困村。2014年,廣安開始在勇敢村打造大云山生態旅游區,對古寨進行保護式開發,并引進了一家旅游開發公司打造山頂的老宅子。如今,大云山旅游景區已經基本成形,旅游便道、停車場、觀景平臺已建好,3公里多的盤山產業道路完成黑化,勇敢村也在2016年脫貧退出,成為省級“四好村”。

      以“紅”帶“綠”全域旅游,助力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廣安區在全省率先脫貧“摘帽”、夯實縣域經濟基礎。

      未來更加可期。今年,中國扶貧基金會投資1300萬元,在蘇溪鄉干埝村打造微型度假區,以上世紀80年代川東地區小青瓦小磚墻為特色,復原川東老村落風貌,打造民宿,度假區盈利將全部用于扶貧開發。

      東西部扶貧協作給廣安區鄉村旅游加碼。今年,來自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的潯廣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將攜手廣安區在大龍鄉光明村建設潯棲江南度假區,打造江南水鄉的旅游體驗,并建設精品民宿,今年內將開始試營業。

      廣安區旅游局局長牟云蓮透露,廣安區正在以龍安鄉勇敢村、群策村為核心景區,依托龍安柚示范基地、中國柚文化博覽館、龍安柚品牌展示中心等重點項目,在龍安、大龍、崇望、彭家等20平方公里核心區域建設廣安柚博園省級旅游度假區,打造“紅綠相間”旅游發展新格局。

      文旅體融合發展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3月17日下午,位于廣安區內的川東民俗文化館正在建設中,與古宅“道臺院子”一墻之隔。

      2016年6月,“道臺院子”的修復工程啟動,并打造廣安首個川東民俗文化館。該館還包括戲臺、閣樓等建筑,可供游客觀看戲曲表演,欣賞川東民俗文化等。

      目前,川東民俗文化館主體修復工程已經基本完工,正在進行布展工作,預計今年8月份可以開館。開館后,廣安市民和游客除了游覽鄧小平故里旅游景區,還可以去川東民俗文化館體驗川東文化大餐。

      打造川東民俗文化館,是廣安區促進文旅體融合的一個縮影。

      廣安區創新采取“政府主導+企業化運作”發展模式壯大旅游文化產業,注資3億元成立大型國有獨資文化旅游企業集團——廣安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轄文化產業、旅游產業、體育產業3個全資子公司,在融合各類文化旅游資源的基礎上,成功策劃推出10余種文創商品,包括近期上演的廣安首部印象舞臺劇。

      除此之外,廣安區還全力修復縣立高等小學、東門碼頭等紅色地標,讓城市有根有魂、有品位有魅力。精心打造文廟、濃洄古街等文化街區和建筑群落,保護開發水巷子、考棚巷等“老城記憶”,構建詩意棲居的城市地標。

      廣安區還開展優秀劇目進廣安、廣安紅歌音樂節等活動,讓傳統文化代代相傳。組織創作優秀非遺節目《宕渠云童舞》《碧波紅蓮》等,搬上省市舞臺展演。

      除了“旅游+文化”,廣安區還大力發展“旅游+體育”,以鄧小平故里旅游景區的紅色跑道為主跑道,經過3年發展,3月11日,廣安紅色馬拉松被中國田徑協會授予“2018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稱號,廣安也成為中國西部為數不多擁有全國性金牌賽事的城市之一。

      今年,廣安區還將加大紅色主題旅游文創產品研發力度,推出“廣安游禮”品牌,建立文化旅游商品產業體系。加快廣安智慧旅游建設,試點推行“一部手機游廣安”,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

      廣安區正以創建天府旅游名縣為引領,建設四川乃至全國紅色旅游國際形象展示窗口,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原標題:爭創天府旅游名縣 廣安區打好“三張牌”

    轉自:四川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