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有世界遺產53項 位居全球第二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5-31





      新華網北京5月31日電(郭香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歐敏行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舉行的“2019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今全球共有1092處世界遺產地,分布在167個國家,包括845處文化遺產,209處自然遺產和38處混合遺產。目前,中國擁有53處世界遺產地,位居全球第二。

      “中國于1985年12月加入《世界遺產公約》。33年來,中國的世界遺產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世界遺產申報、保護、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副司長周志華說。

      2018年7月2日,梵凈山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3項世界遺產、第13項世界自然遺產。貴州省銅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曹曉忠介紹,梵凈山繁衍著野生植物和動物7154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植物49種、動物35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37種、動物38種,是地球“動植物基因庫”。

      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有關負責人說,中國在世界遺產領域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自然遺產和混合遺產,而這兩類遺產地的管理和保護都歸屬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及其相關單位統籌指導。這些擁有突出普遍價值的遺產源自過去,構筑現在,并傳承未來。

      世界遺產不僅代表了全球范圍內對遺產地突出普遍價值的認可,更代表了將遺產保護和傳承至后代的堅定承諾。在當今社會,遺產保護面臨著重重挑戰——自然災害、武裝沖突、環境污染、氣候變化、旅游過度開發、貧困、國際化等等。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搭建合作伙伴關系、促進國際交流是構建遺產保護傳承共同責任感的重要方式。”歐敏行說。

      “2019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聞發布會現場

      據了解,世界遺產是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自然區域和文化遺存。自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建立《世界遺產名錄》以來,保護世界范圍內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自然和文化遺產的理念作為人類應對生態危機和文化危機最具認同感的戰略,在全球得到廣泛傳播。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中國經濟:韌性十足 潛力巨大 中國經濟:韌性十足 潛力巨大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