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景結合造宜居宜游空間 智慧復工助生活美好重啟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4-11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清明小長假中,新疆、云南、安徽、廣東等多個地區游客量已恢復至去年清明假期的5成以上,而城市休閑及周邊游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統籌好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同時他還指出“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記者了解到,隨著目前全國各地城市有序復工復產,景區開園、鄉村迎客、城市運營愈發智能化,人們的美好生活也跟隨復工的節奏一起重啟。


      景區復工讓城市生活更添生機


      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溪濕地,沿著綠堤、福堤,察看濕地保護利用情況。“總書記對濕地保護的關心,讓我們更加堅定了走綠色發展之路的信念。”杭州市西湖區委書記、西湖區西溪濕地公園管委會主任高國飛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在全國率先實行‘濕地長制’,加大空氣質量治理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完善‘智慧西溪’系統和‘生態大腦’系統,依法管理西溪濕地。同時,加大生態旅游、文化體驗等研發力度。”


      記者了解到,2020年2月24日,西溪濕地已經有序開放,電瓶船、搖櫓船、電瓶車以及“空中攬勝”觀光氦氣球等體驗產品均已恢復運營,但每天限量并控制人數。西溪濕地公園管委會方面表示,在西溪濕地,日常負氧離子濃度達到每立方厘米1400個,這對人民群眾來西溪濕地自由呼吸新鮮空氣,使自己心情愉悅,身體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西溪濕地還劃定了1平方公里的免費開放區域,常年供市民休閑游覽;杭州公園IC卡通用,特殊群體免費等,這些都彰顯了西溪濕地是“人民的大公園”的本質。


      和西溪濕地類似,全國各地有不少城市中的景區都已陸續開園,這些景區的復工讓城市生活更添生機。“揚州本地游客請掃橙色健康碼登記入園,市外游客請掃藍色健康碼登記入園……”清明假日期間,據揚州瘦西湖風景區工作人員介紹,4月5日當日入園人數達3.5萬人次,其中購票人數1.12萬人,兩項數據均為今年恢復開園以來單日最高值。同時,除了山水之約,生態采摘游同樣受歡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三坪農場草莓主題公園里,到此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家里人喜歡吃草莓,這兩年我們總會到這兒采摘,平均每年來兩三次。”昌吉市民李女士表示。


      美團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清明節期間旅游景區復工率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安徽、寧夏、新疆、浙江、山東、江蘇、湖南、山西、貴州、甘肅,以江南地區和西北地區為主。而驢媽媽旅游網數據則顯示,今年游客不再長途驅車去踏春,更多游客選擇了在本地景區,賞花游園、登山祈福、森林漫步、春季采摘是熱門主題。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王昆欣教授對此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杭州指明了城市發展和治理方向,更將指引全國各大城市的生態建設,真正將原生態旅游資源轉化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


      綠色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心情還是很激動。”春林山莊農家樂經營者潘春林說,“下一步,我們不僅要把農家樂辦好,還要繼續把環境保護好,真正形成生態優美和生活富裕的良性循環。”3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前往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村考察調研。春林山莊則是余村關停礦山、走綠色發展之路后創辦的第一家民宿。


      湖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黨委書記、局長樓婷表示,近年來,在“兩山”理論指引下,湖州充分發揮鄉村文化生態優勢,將其轉化為鄉村旅游發展的產業活力,走出了一條鄉村旅游振興發展的湖州之路。“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挖掘、解碼湖州特色鄉村文化基因,巧打‘文旅+’品牌,以文化賦能,推動景區村莊‘兩山’轉化全覆蓋,全面打響‘鄉村旅游第一市’品牌。”


      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時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成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證明,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寧波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程對此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堅定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舉辦‘春歸大地、鄉約寧波’鄉村旅游系列節慶活動,加快推進鄉村旅游恢復重振,帶動鄉村經濟提升發展和農民增收,持續助力鄉村振興。”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褚子育則表示,當前全國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引擎正在加速重啟,浙江要充分發揮好余村踐行“兩山”理論的示范引領作用,變生態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加快實施“百城千鎮萬村”景區化工程,有序推進浙江“全域大景區、全省大花園”建設,真正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中動人的色彩。


      數字經濟為城市重啟插上智慧翅膀


      用手機掃碼就能知道去過哪里;在家也能和同事“面對面”開會辦公;在疫情影響下,眾多數字經濟應用場景應運而生,走進百姓生活,也帶來了諸多方便。比如讓廣大中小學生實現“云教學”;京東、美團等方便市民購買糧油蔬菜,實現“無接觸”購物;用手機健康碼就可以避免重復檢測體溫……


      此次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表示,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


      “疫情防控期間,3D文物展示、在線講解、數字展覽等功能,成為博物館‘服務不打烊’的重要保障。”紹興博物館館長金燕說,“我們將結合自身實際,挖掘‘互聯網+博物館’的應用場景,用信息化的智慧手段,助力博物館實現更大社會責任。”西溪濕地公園管委會方面表示,借力城市大腦文旅系統,通過智慧景區導覽平臺,游客可掃碼購票、刷臉入園。高德地圖則表示,目前上線的“新冠肺炎疫情地圖”,共覆蓋全國91個城市的2000多個場所,場所信息將隨著官方的疫情通報每天更新,用戶可隨時查看附近的疫情案例發生地。不難發現,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保障社會運轉、助力便捷生活的重要支撐。


      業內專家表示,“數字治堵”“數字治城”“數字治疫”,不同的應用場景都是在為城市生活打造出專屬的數字化界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通過數字賦能,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我們的城市才能更聰明、更智慧,人們的生活品質才會越來越高,進而實現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田虎)


      轉自:人民網-旅游頻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