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創意和設計驅動文創產業發展

      為期一個月的“花都杯”2017廣東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優秀作品展日前在廣州市花都區美術館圓滿收官,280件文創設計作品讓參觀市民意猶未盡之余,也讓設計界借此了解花都發展文創產業的誠意與潛力。
      2018-05-24
    • 傳統文化多種方式“觸網” 獲得新生

      共青團中央日前聯合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嗶哩嗶哩彈幕網,為年輕人打造了一場視聽盛宴——“網絡青晚”。漢服、古風音樂紛紛亮相,引來網友點贊。傳統文化正以多種形式“觸網”,帶給人們不一樣的感受。
      2018-05-23
    • 未來科普場館還能怎么“玩”

      聲光電手段齊上陣,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也屢見不鮮;互動展品的比例已超過50%,在某些新建場館甚至超過80%……未來的科普場館還要進一步提升展品的互動率嗎?
      2018-05-23
    • 博物館相關旅游產品持續升溫 “90后”游客占一半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記者從多家OTA獲悉,近來受《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節目的熱播影響,公眾對博物館的關注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博物館也成為“新晉網紅”,特別是歷史文化類博物館。
      2018-05-18
    • 文創產品:實用價值美學價值文化價值統一

      瑞獸毯枕、琺瑯彩手鐲、年畫書簽……在剛剛落幕的文博會上,文創產品人氣爆棚。近年來,隨著“博物館熱”興起,博物館周邊文創產品也隨之大賣,尤其是“故宮淘寶店”的開張,“朕知道了”膠帶、擺著剪刀手“萌萌噠”的雍正帝,...
      2018-05-18
    • 文創產品怎樣才能脫穎而出

      辦了14屆的文博會,幾乎是一年一度全國文創產品的大集合和大展示,同時也是各種原創設計展示自己力量的一個平臺和機會。這屆文博會上出臺的文創產品基本分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大類。
      2018-05-17
    • 科技讓文化“信手拈來” 從文博會看百姓文化生活之變

      從讀書到“聽”書,從支起幕布觀影到“移動電影院”……第十四屆文博會日前在深圳落下帷幕。記者在為期5天的文博會上深刻感受到百姓文化生活發生的巨變。
      2018-05-17
    • 明星字體開啟IP字體時代 破壞還是推廣字文化?

      明星字體開啟IP字體時代 破壞還是推廣字文化?

      在江蘇衛視近日播出的《無限歌謠季》中,歌詞字幕少見地出現了個人字體——漢儀毛不易體,是根據歌手毛不易手寫字打造而成的一款字體。
      2018-05-16
    • “文化碼頭”“文化源頭”建設需齊頭并進

      “文化碼頭”“文化源頭”建設需齊頭并進

      在上海,一度有“做文化碼頭還是做文化源頭”之辯。如今,“上海文化”品牌建設亮出了明確的推進路線圖———“文化碼頭”和“文化源頭”齊頭并進! 記者從昨天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了解到,上海要在文化“碼頭”建設上更下...
      2018-05-15
    • 無須對“佩奇文化”有太多擔憂

      無須對“佩奇文化”有太多擔憂

      前幾日有媒體報道“小豬佩奇遭抖音封殺”,依據是網絡上流傳的一張手寫“抖音社區規則”圖片,且“小豬佩奇”關鍵詞一度在抖音平臺搜索無果,但近日抖音內部人士表示,網上流傳的“抖音社區規則”是假的,抖音并沒有封殺“小豬...
      2018-05-15
    • 科技+文化:互聯網公司國際化的“新玩法”

      近兩年,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加快,微信、支付寶等來自中國的產品、技術和商業模式,在亞洲、歐美等國得到應用和推廣。除了“硬實力”,借助互聯網技術,助力中國文化出海,與國際元素互融互通,正在成為互聯網企業國際...
      2018-05-11
    • “文化+”賦能時尚創業:“時尚孵化加速器”項目

      “文化+時尚”雙產業融合是本屆文博會鹽田國際創意港分會場的關鍵詞,系列主題活動將于近期在鹽田國際創意港·設計廣場開幕,屆時將舉辦“時尚孵化加速器”、中紡標服裝設計藝術學院、“那·時尚+”加速器、音樂工作室等項目揭...
      2018-05-11
    • 全球聯動2018“中國文創產品展示周”即將拉開帷幕

      “中國文創產品展示周”是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統一品牌“中國文化周”的2018年活動主題,在5月10日至6月30日期間,全球各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將通過自主策劃、部省合作、部直合作、部際合作和從海外中心項目資源庫中選取項目等途徑組...
      2018-05-11
    • 互聯網平臺賦能傳統文化“活起來”

      “傳統文化=老掉牙?”“古典文學太枯燥,不想看”……當年青一代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碰撞,如何讓這些伴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成長起來的“95后”、“00后”群體擁抱中華文化瑰寶、如何賦予傳統文化更具時代特色的靈動...
      2018-05-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