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中心老茶館蹤跡漸稀 上海的茶館文化如何才能傳承下去

      市中心老茶館蹤跡漸稀 上海的茶館文化如何才能傳承下去

      原標題:上海的茶館文化如何才能傳承下去  近日,在城隍廟上海老街上開了20年的老上海茶館無奈關張,不少茶客惋惜不已。20年來,這家茶館因為不變的老上海味道,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茶客。在茶館收藏的留言本上,他們不約而同...
      2019-08-13
    • 烏氈帽重新“走紅”啟示:讓文化“戴得上”也帶得走

      烏氈帽重新“走紅”啟示:讓文化“戴得上”也帶得走

      時代浪潮中,諸多地域文化受到沖擊,但仍有一批“弄潮兒”推開萬頃碧波,躋身時代潮頭。烏氈帽便是其一。
      2019-08-13
    • 陳同濱:從人類文明高度解讀中國遺產

      陳同濱:從人類文明高度解讀中國遺產

      2019年7月,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召開,“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5330頁良渚申遺文本的編制,負責人是陳同濱。
      2019-08-12
    • 《可愛的中國》:56個民族非遺傳承人的故事

      《可愛的中國》:56個民族非遺傳承人的故事

      8月6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銀河系工作室和光明網共同主辦的“可愛的中國”各民族優秀知識分子講述各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系列短視頻在京發布。該項目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提供業務支持,中央民族...
      2019-08-07
    • 溫州格爾木兩城非遺集中亮相

      溫州格爾木兩城非遺集中亮相

      “這個是米塑,是以糯米,粳米等為原料,磨成粉蒸熟,成粉團狀后,和以各種色素,并以揉、捏、掐、刻等手法塑造成各種人物、花卉、水果等形象的傳統美術項目。”5日,來自浙江省溫州市制作米塑的商人向中新網記者介紹。
      2019-08-07
    • 西藏非遺傳承人普瓊:“指尖旋轉”的30年陶藝人生

      西藏非遺傳承人普瓊:“指尖旋轉”的30年陶藝人生

      在7月底的一個清晨,記者驅車來到距離拉薩市140多公里的尼木縣,普瓊坐在尼木縣中學一間教室內,靜靜地制作陶壺,他用左手旋轉坯板,右手不停交替使用形狀各異的工具,小心翼翼地對坯體進行加工,動作十分嫻熟。
      2019-08-06
    • “非遺+旅游”要算大賬

      目前,各地正加緊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作為文化資源重要組成部分的非遺,在這一過程中具有很大發展潛力。同時也應當注意到,若以非遺項目的屬性劃分,在非遺與旅游融合互動領域,當下一些地方還存在一些誤區。
      2019-08-06
    • 落實減稅降費 守護非遺傳承

      在千百年的歷史變遷中,增城形成了欖雕、剪紙、舞火狗等多達2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與其相關的生產、設計、銷售企業。
      2019-08-06
    • “非遺扶貧”是產業發展和文化振興多贏之舉

      從7月中旬起至10月7日,來自全國15個省和地區的扶貧工坊特色產品在濟南百花洲陸續展銷。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產品展示展銷活動,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積極整合全國各地扶貧工坊及其他貧困地區特色非遺產品,幫助貧困地區搭建傳統...
      2019-08-05
    • 巧繡娘的非遺傳承之路

      巧繡娘的非遺傳承之路

      纖纖雙手,巧奪天工。在云南,心靈手巧的人們用雙手織就了一幅美麗的畫布,繡出了獨具特色的民族之美。
      2019-08-01
    • 訪國家級非遺“徐水舞獅”傳承人:推進“舞獅進高校”

      訪國家級非遺“徐水舞獅”傳承人:推進“舞獅進高校”

      近日,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南北里村“凱東龍獅舞藝術團”的練習館內,鼓樂齊鳴、龍騰獅躍,幾名演員冒著酷暑在排練“梅花樁上空翻”的高難動作。
      2019-07-30
    • 福建非遺赴臺展演 續寫兩岸文化情緣

      福建非遺赴臺展演 續寫兩岸文化情緣

      記者從福建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獲悉,由福建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主辦,東南廣播公司承辦的“親親閩臺緣東南廣播聽友會”暨兩岸非遺文化交流活動于27日赴臺灣高雄展演,再續兩岸文化情緣。
      2019-07-29
    • 國家級非遺項目阿斯爾上演 再現蒙古族“宮廷音樂”輝煌

      國家級非遺項目阿斯爾上演 再現蒙古族“宮廷音樂”輝煌

      當蒙古族“宮廷音樂”阿斯爾再次響起在這片大草原上時,上萬名身著節日盛裝的牧民觀眾們和著音樂節拍陶醉地唱著、跳著……
      2019-07-23
    • 四川:非遺資源盤活扶貧經濟

      2017年9月開始施行的《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對貧困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工作,結合農村扶貧開發工作,在資金、人才培養、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扶持。
      2019-07-2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