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論壇發布《2018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并首次與美國電影協會聯合向海外推出《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國際版。報告指出,中國電影市場已成為拉動全球電影票房增長的引擎。值得一提的是,發布會現場,多位嘉賓都將“四川造”紀錄電影《二十二》作為2017年中國電影的一個典型案例分析。
據了解,《報告》是中國電影家協會組織國內權威的電影產業研究專家撰寫的年度電影產業藍皮書,至今已連續發布12年,已成為業界公認的權威研究報告。
中國市場成全球票房增長引擎
《報告》國際版指出,2017年,全球電影票房為399億美元,同比增長3%。其中,北美市場票房約111億美元,較上年下降2.3%;北美市場之外的市場票房是288億美元,同比增幅6%。特別是中國市場票房產出約85.3億美元,同比上升13.45%。中國電影市場重回強勁增長軌道,進一步縮小了與北美市場差距。
美國電影協會亞太區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馮偉指出,由于中國市場的增長,帶動全球的影業增長上升7.6%。中國電影市場成為推動2017年全球票房增長的重要引擎。在2017年全球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中,中國影片《戰狼2》以8.70億美元票房排名第六。
全球電影產業正在發生新的變化,四川影視公司抓住機遇,加強與國際資源合作,借船出海,走向世界。如四川出版集團投資的3D動畫電影《金色面具》,以三星堆金色面具為創意核心元素,采用好萊塢的敘事手法展開善惡之爭的畫卷,在視覺特效、音樂音效方面,充分挖掘了國際團隊優勢。同樣是三星堆題材,據導演李世亮透露,眉山極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3D電影《尋寶之凸目黃金面具》也將與好萊塢團隊合作。
紀錄電影《二十二》成典型案例
在論壇上,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系研究員劉藩分享了一組耐人尋味的數據:2017年我國全年生產了970部影片,只有412部進入院線。其中,票房過億元的影片54部,占國產片總票房的88.9%;票房5000萬元至1億元的影片21部,票房占比為4.78%。劉藩認為,產量多,好片少,要集中稀缺資源打造好片子。
劉藩特別提到紀錄電影《二十二》的出品公司——四川光影深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二十二》近2億元的票房,誰也沒有想到是一個很小的公司很辛苦地做出來的。”在他看來,雖然《二十二》涉及“慰安婦”這樣沉重的話題,但影片超越了民族仇恨,表現出對生活的樂觀、熱愛這樣樸實的情感,“這個案例充分說明,在市場快速擴容的形勢下,只要在一個領域精耕細作,小公司也能在市場上創造出奇跡。”
在解讀中國電影呈現出的新現象時,資深電影市場研究專家、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劉嘉首先指出紀錄片已成為中國市場的新鮮動力。而說起紀錄片,各位嘉賓都提到小而精的《二十二》。同時,《報告》顯示,在2017年票房前100名影片口碑評分排名中,《二十二》以8.87排名第一。(楊琳)
原標題:《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發布 “四川造”紀錄片被多位嘉賓“點贊”
轉自:四川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