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糾錯機制失靈是“天價片酬”的根源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15





      一段時間以來,明星“天價片酬”的話題不斷觸痛大眾神經。不久前中央宣傳部等五部委聯合發文,劍指影視行業“陰陽合同”、偷逃稅等亂象。近日,部分行業協會和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互聯網文娛企業也積極響應號召,倡議控制不合理片酬,力求促進影視業健康發展。


      明星“天價片酬”在社會高度關注下始終“野蠻生長”,陷入禁而不絕的怪圈。如果不能有效厘清其生成機理,相關治理措施就很難真正奏效。


      首先,這一問題的實質,是明星文化資本向經濟資本轉化過程中,標準評估體系缺失帶來的困境。明星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號召力,理應在文化資源分配中獲得自己的合理回報,這份回報理應與影視產品的票房和獲獎情況等正相關,并建立相應的行業標準和評估系統。而這,恰恰是我們目前極度缺乏的。在明星片酬方面,業內往往是只有前端議價,而無后期評估,標準的缺失導致了“有人真敢給,有人真敢要”的畸形格局。


      其次,失靈的市場機制是造成“天價片酬”的重要根源。相較于傳統的戲劇,影視產業能借助一定的工業化生產流程,將明星作為投入要素之一進行生產銷售,快速創造出大批量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等商業消費品。但問題在于,明星作為生產要素的相關薪酬標準,與其演技好壞的技術標準存在明顯的“管理真空”,不看演技看顏值的粗暴邏輯,透支著行業的潛力。特別是近些年來,在資本熱潮沖擊下,部分粗制濫造的影視劇產品大打明星牌,通過高片酬、“撈快錢”的方式獲得了不錯的回報,使得市場的糾錯機制失靈,導致影視劇高片酬陷入積重難返的境地。


      客觀而言,明星算是相對優質穩定的文化資產,在影視行業缺乏足夠標準評估體系的情況下,投資人常常覺得只有抓住明星這個看得見摸得著的要素,才能保證收益,這給了一些明星漫天要價的空間。在粉絲電影模式的助推下,明星的粉絲經濟和流量轉化的能力日顯,場景電商、廣告代言和綜藝節目的不斷迭加,使明星很容易被吹捧成市場“神話”,圈錢套利自然不在話下。


      治理“天價片酬”,最終應著眼于影視產業工業化和標準化。我們或許可參考美國的相關經驗。在好萊塢,明星薪酬由行業工會依據其在一定時期在行業中在相關作品中的表現、作品票房排行和人氣影響力等來確定標準。同時通過不斷完善明星新陳代謝培養機制,使得明星薪酬始終被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要防止影視市場在“明星”一棵樹上吊死,就應當積極運用文藝市場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重標準來建構中國影視產業的基準,將明星的薪酬標準結合其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票房或收視率進行合理評估,進一步優化影視制作成本比例。讓明星片酬更趨合理,影視行業才能更加健康。(作者:高偉,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原標題:市場失靈是“天價片酬”的根源


      轉自:北京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宣部等部門聯手治理影視業 嚴控演員天價片酬、陰陽合同

      6月27日晚間新華社消息,日前,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推進依法納稅,...
      2018-06-28
    • 自設紅線 400余家影視公司聯手對抗天價片酬

      8月12日,以華誼兄弟為會長單位,匯集博納影視、橫店影視、樂視花兒影視等400余家影視企業的橫店影視產業協會,發表《關于“加強行業自律、規范行業秩序、促進影視精品創作”的倡議》,明確提出未來“每部電影、電視劇、網絡視...
      2018-08-13
    • 光明日報:莫讓影視質量為"天價片酬"買單

      備受詬病的影視藝人“天價片酬”問題,終于受到了來自業界的強有力回擊。日前,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三家視頻網站聯合六家知名影視制作公司發布聯合聲明,共同抵制藝人天價片酬現象。其中規定,采購或制作的所有影視劇,單個...
      2018-08-14

    熱點視頻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改善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改善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