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星"限薪"風潮下業內呼吁:解決問題還需制定合理規則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17





      日前,一份由9家影視內容平臺、公司共同發布的《關于抑制不合理片酬 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在網絡上炸開了鍋。此后,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也發布了另一份聲明,平和地表達了尊重法律、尊重市場的態度。一時間,明星片酬、影視圈行業規范、藝人德行等問題再次浮出水面,引起社會聚焦,網友普遍關注。


      “限薪”有人叫好有人則不


      8月11日,9家影視內容平臺、公司發布的這份題為《關于抑制不合理片酬 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主要表達兩點意見,一是共同抵制藝人天價片酬現象,二是共同抵制偷逃稅、陰陽合同等違法行為。關于這份聲明,網絡上有人叫好有人則不。


      有網友認為,在全民娛樂的年代,藝人活得光鮮亮麗,不光有天價片酬,還有各種高額代言費,更有長袖善舞者利用個人名氣參與金融投資等,獲得巨額回報。這份聲明恰若“及時雨”,十分解氣。


      但也有網友提出,市場經濟,藝人收入全憑市場調控,采用強硬手段,其實是一種倒退。網友張小花說:“這買賣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如果藝人能為投資方帶來比他的片酬多得多的高額回報,自然就有人愿意為他的片酬埋單。”


      劉嘉玲和姜文也曾在不同場合表達過對藝人高片酬的看法。劉嘉玲說,藝人也不是一開始就那么高收入的,大家只看到明星拿天價片酬,但沒看到他們在底層摸爬滾打的艱辛,“不是每一個藝人都能成明星。”姜文更直白,“黃花梨和柳樹都是木頭,但是價格就不一樣。”


      天價片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對于藝人片酬的問題,此后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發布的一份題為《團結一致自律自強 維護影視行業健康發展》的聲明似乎更得影視圈圈內人心。在這份聲明中,協會給出五條意見,大致為:一、支持整治行業亂象;二、反對一刀切;三、亂象復雜,平臺和資方同樣有問題;四、根治問題要靠市場調節;五、要依法整治,不能朝令夕改。


      聲明指出,少數從業人員不合理的天價片酬造成制作費用受限,從而影響創作質量,是導演群體經常面臨的問題,而少數從業人員和公司可能存在的偷稅漏稅行為更是令人感到憤慨。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同時認為,目前造成行業內某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絕不只是天價片酬和偷稅漏稅這些公共輿論的熱點問題。政府部門亟須管理的、業內公司應該共同重視的是市場公平問題。


      諸如,一段時間以來在某些播放平臺和制作機構之間存在的收視率、點擊造假、電影票房造假、制作發行壟斷、宣發惡意競爭,乃至金融資本將影視作品工具化等現象,這些同樣是會妨害行業發展的癥結問題。


      影視公司老板、制作人王兵指出,對比《關于抑制不合理片酬 抵制行業不正之風》,導演協會的這份聲明更顯理性。“其實,在網絡視頻平臺、網劇興盛之前,藝人片酬相對合理。但隨著各種社會資金涌入、網絡平臺財大氣粗,這才捧紅了各種小鮮肉,藝人收入隨著資金的涌入而隨之水漲船高。”


      現實是盤意大利面,市場需要“自凈”


      藝人片酬多高算“天價”,多低才算合理?抑制天價片酬僅靠一紙聲明就能落實?對此,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和影視投資人、制作人、 策劃人譚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尹鴻表示:“不同的類型,不同的作品,差異大。不見得拿一百萬就不算高,也不見得拿一千萬就算高,所以實際上,很難判斷。”譚飛則直言不太看好現在的限價舉措,“這個愿望很美好,但是你知道現在很多強勢的明星,他們有很多方式來變相獲取高片酬,所以我覺得不要太樂觀。”


      尹鴻贊成導演協會的觀點,比起“片酬限價”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重要的是解決行業頑疾,“這個行業在過去的十年當中取得了非常快速的發展,因為跑得太快,難免會有許多坑。正是這些坑,給了別有用心的人鉆空子的機會。制定合理的規則更重要。”


      文藝批評者韓哲認為,天價片酬積累太多的怨氣,但解決的辦法只能是市場性的。天價片酬也不是煢煢孑立,它跟資本化、數據造假、抄襲、雷劇、IP化等行業痼疾捆綁在一起。市場需要出清和自凈,需要供給側,需要內嵌于整個社會經濟結構的改革,才會形成一個合理的明星片酬。需要明白,站上行業頂端的一線明星是稀缺資源,這是影視行業的特點所決定的,簡單靠抱團聲明來對明星天價片酬限價,就未免小看了“無形之手”。現實是盤意大利面,彼此纏繞在一起,要想理順,沒有捷徑。(劉莎莎)


      原標題:明星“限薪”風潮之下業內呼吁——解決問題還需制定合理規則


      轉自:深圳特區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海內外業內人士支招:中國原創音樂劇如何贏得更多觀眾

      究竟哪些人愛看音樂劇?維也納聯合劇院CEO弗蘭茲·帕泰認為,為用戶“畫像”很重要。在維也納,75%的音樂劇觀眾是女性,而在日本、韓國,女性觀眾比例更是高達95%。其中三分之二觀眾年齡都在40歲以下。
      2018-05-15
    • 業內人士談:影視署名糾紛如何破解

      業內人士談:影視署名糾紛如何破解

      近年來,隨著影視行業的繁榮,相關著作權糾紛也逐漸增多,其中因署名問題而引發的糾紛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據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所做的一項調查,2013年至2017年,該院受理的涉及影視作品署名問題的702件案件中,侵權類案件6...
      2018-07-05
    • “錢規則”下的選秀 是在竭澤而漁

      截至決賽當晚,這檔綜藝節目網絡總播放量已經超過44 4億,微博話題討論高達9000多萬。《創造101》只是近期選拔類綜藝浪潮中的一例。這類選秀節目都有一個“共性”,即比賽處處顯示出“錢規則”,獲勝者“出道即巔峰”,新人的...
      2018-07-2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