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晚間,《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完整版正式發布。報告顯示,電視劇收視率普遍低于2017年,單日最高收視率僅為2%,但網絡劇受關注度卻呈猛增之勢,傳統影視公司也開始相繼在網絡劇上發力。《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國平均每人每天收看電視132分鐘,較2014年縮短半個小時之多。2018年上半年日均觀眾規模僅有52.5%,下降幅度為8.06%,為五年來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對比電視收視時長的觸底之勢,2018年上半年網劇整體上線量雖然相較2017年同期減少21.62%,但播放量卻直線上升,高達764億次,較2017年上半年增加56.08%,其中僅《延禧攻略》單部劇播放量就達160億次。業內人士指出,電視收視率下滑的原因是多面性的,但究其根本還是因為網絡視頻平臺隨看隨播的形式契合了現代觀眾的需求,并且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受眾群體碎片化閱讀、觀劇習慣的產生都在持續影響電視收視率。
傳統影視公司在網絡劇上相繼發力,華策影視、正午陽光、完美世界、慈文傳媒等均與三大視頻網站進行密切合作。而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第一視頻網站梯隊也在通過自制劇項目降低制作成本,加大自制劇內容的布局與投資,2018年上半年,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自制劇數量分別為74部、36部和24部。
“網劇在觀劇群體中吸睛程度是會影響到電視收視率,但這也是必然趨勢之一。”資深導演黃志勇強調,未來在網劇播放量持續上升、爆款不斷的狀態下將會吸引更多的資本注入,但政策的不斷收緊,也會讓各環節的從業者“冷靜”下來,逐漸結束“野蠻生長”階段,回歸到電視劇內容價值本身。觀察現階段熱播網劇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一部分小成本網劇已經逐漸脫穎而出,“以小博大”地贏得了觀眾的好評。(盧揚 鄭蕊 實習記者 穆慕)
原標題:電視劇降溫不只因渠道
轉自:北京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