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星“扮丑”能提高演技?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0-23





      眉頭緊鎖,面目黧黑,在近日上映的電影《寶貝兒》中,楊冪顛覆以往光鮮靚麗的形象,演繹一個因先天缺陷而被父母遺棄的女孩。這是楊冪出道以來首次挑戰文藝片,顛覆形象的造型也證明了她轉型的決心。在演藝圈,“扮丑”是演員尋求演藝事業新突破常見的路數,但這只是開始,一個演員提升演技、實現新突破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楊冪為《寶貝兒》顛覆形象


      在《寶貝兒》中,曾憑《馬背上的法庭》《透析》《碧羅雪山》等現實題材影片斬獲多項國際大獎的導演劉杰,將目光聚集到了病嬰和棄嬰人群。該片講述的是一個因為嚴重先天缺陷而被父母拋棄的女孩江萌(楊冪飾),試圖拯救一個被父母放棄治療的先天缺陷嬰兒的故事。面對患有嚴重先天疾病的嬰兒,“救還是不救”,以及活下來的他們將會是“幸還是不幸”,這是《寶貝兒》想要討論的話題。


      不過,對于這樣一個有些沉重的話題,《寶貝兒》既不“賣慘”也不煽情,只是平靜地呈現,導演也沒有提供答案的意思,而是留給觀眾自己去思考。這樣的處理自然對觀眾不夠“友好”,觀眾找不到情感宣泄口,甚至會覺得電影末尾的戛然而止莫名其妙。該片上映首日取得單日票房榜季軍的成績,但次日就被其他影片“淹沒”了。


      因為楊冪的出演,《寶貝兒》獲得了更多的關注。作為出道16年來主演的第一部文藝影片,楊冪在《寶貝兒》中挑戰了造型和題材上的全面顛覆。片中,楊冪沒有精致妝容,也沒有飄逸秀發,面目黧黑,還有雀斑,操一口方言。而楊冪的表演也是《寶貝兒》受到觀眾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質疑聲、批評聲、贊揚聲都有。總體來說,楊冪的表現較之以往有所進步,但“演”的痕跡明顯,相比之下,與其搭戲的郭京飛、李鴻其等人的表現就自然得多。


      “扮丑”是演員轉型常見路數


      盡管擁有不俗的票房號召力,但楊冪的演技一直備受質疑,缺乏有說服力的代表作品。而隨著年齡增長,適合她的角色將越來越少,如果不想再“裝嫩”扮演一些“傻白甜”的角色,只能積極尋找轉型之路。楊冪此番顛覆形象首次挑戰文藝片,轉型決心之大可想而知。


      實際上,明星顛覆固有形象,尋求演藝事業新突破是常見的路數。10月5日上映的《找到你》中,馬伊琍造型土氣,演繹了一個木訥、笨拙的保姆形象,這不是她第一次“扮丑”,在今年9月上映的《未擇之路》中,她就化身戈壁卡車司機,蓬頭垢面,衣著邋遢。2016年,范冰冰也在《我不是潘金蓮》中“自毀形象”,粗服亂發,一改往日形象,其表現也獲得不少認可。此外,《秋菊打官司》中的鞏俐、《親愛的》中的趙薇、《立春》中的蔣雯麗、《食神》中的莫文蔚……都是“扮丑”的典型例子,這些演員也因而拓寬了戲路,取得了新突破。


      那么,“扮丑”就能提高演技嗎?在影評人李星看來,這是一個偽命題,“扮丑”是造型的改變,而造型只是表演的一部分,如何貼近角色形象、詮釋人物內心情感,需要演員做的還有很多。不過,當明星敢于顛覆形象,放下偶像包袱,就是一種進步。演技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堅持總會進步。


      執導過《路過未來》《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等文藝片的導演李睿珺告訴記者,其實現在不少明星都愿意嘗試新挑戰,顛覆形象接演文藝片,這類影片演員發揮的空間比較大,對于提高演技不無幫助,觀眾應該多給他們一些耐心和時間。蔣雯麗也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文藝片雖然不那么受市場歡迎,但演員演起來更加“過癮”,更容易有成就感。(黃能)


      原標題:楊冪顛覆形象尋求演藝事業新突破 明星“扮丑”能提高演技?


      轉自:星辰在線——長沙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流量明星”+“爆點”,難以回應觀眾的專業期待

      “流量明星”+“爆點”,難以回應觀眾的專業期待

      當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以明星導師為最大看點,他們在節目中的表現也屢屢引發熱議。在好幾檔節目中,一些導師不專業、“和稀泥”的態度激起了觀眾的強烈不滿,另一些導師則因為專業的講解、認真嚴肅的評審態度而“圈粉”無數。
      2018-04-17
    • 明星擁抱資本 悲哀是遲早的

      “黃曉明卷入操控18億股票案”、“黃曉明組團操控長生制藥”可以說是近期的爆炸新聞,隨后黃曉明即回應說,自己并未參與操控,此番乃是理財不謹慎。事后他又再發朋友圈表示自己感覺“好悲哀”,此次事件背后有人惡意為之。
      2018-08-17
    • 明星工作室注意!稅務部門出手:今后的賬一筆筆算清

      明星工作室注意!稅務部門出手:今后的賬一筆筆算清

      多琢磨琢磨作品,少絞盡腦汁避稅。無論是出道不久的年輕藝人,還是如日中天的影視巨星,都喜歡開工作室。在社交媒體上,這些工作室除了發布明星的日常動態和作品宣傳,還時常與粉絲互動。
      2018-09-05
    • 評論:拔除偶像明星“人設經濟”病根

      對偶像明星“娘炮”現象的討論,反映出大眾對某些文化亂象的反感。這就需要監管部門對文化行業市場健康發展予以正確導向,對“人設經濟”加以規范,對“審美傾向”進行扶正,在尊重多元文化與差異審美的同時,引導各方面樹時代...
      2018-09-1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