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首例涉“微信紅包”和 “微信表情”著作權糾紛案宣判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7-23





          因認為“吹牛”軟件使用了與微信相似的紅包界面和聊天表情,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將“吹牛”軟件的開發運營方北京青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索賠500萬。

      近日,這一國內首例涉及“微信紅包”和 “微信表情”著作權糾紛的案件宣判。北京互聯網法院認定被告構成侵權和不正當競爭,判令被告賠償騰訊公司共計90萬元。

      在“微信紅包”案中,原告訴稱,涉案微信表情具有獨創性,構成美術作品,原告對其享有著作權。被告未經許可,在其經營的“吹牛”應用軟件中提供與涉案微信表情完全相同的聊天表情,侵害了原告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法院審理后認為,“微信紅包聊天氣泡和開啟頁”具有獨創性,構成美術作品;“微信紅包”相關頁面構成有一定影響的裝潢。認定被告侵害了二原告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判令停止侵權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0萬元;認定被告實施了不正當競爭行為,判令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并賠償騰訊計算機公司經濟損失40萬元;此外,被告還被判決賠償原告合理開支9萬余元。

      “微信表情”案中,原告認為,涉案微信表情具有獨創性,構成美術作品,原告對其享有著作權。被告未經許可,在其經營的“吹牛”應用軟件中提供與涉案微信表情完全相同的聊天表情,侵害了原告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法院審理后認定,涉案微信表情生動、形象、富有趣味,體現出一定的個性化選擇和獨創性表達,具有審美意義,構成美術作品,騰訊科技公司對其享有著作權,騰訊計算機公司依據相應授權,對涉案“微信表情”亦享有著作權。判決被告構成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30萬元及合理開支1萬余元。

      據了解,這是國內首例涉及“微信紅包”和 “微信表情”著作權糾紛案件。該案審判長、北京互聯網法院副院長姜穎表示,在認定時,要本著鼓勵創新創造,反對惡意模仿的理念。她強調,“在損害賠償的確定上要考慮,賠償數額的確定既要彌補原告的損失,也要給被告一定的警示作用,制止同類的侵權行為。”


      轉自:人民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