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創新的藝術描繪創造的時代

      用創新的藝術描繪創造的時代

      “我們一路走來,身邊滿是期盼的目光。無論身處何地,人類命運需要人文精神的滋養。”第十七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的一段詩朗誦《我們的創作闡述》,道出影視人的共同心聲。
      2019-01-10
    • 年輕人喜歡的“穿越式”爆款,如何濃縮進4分18秒

      《青春的回答》MV采用網絡流行的“穿越”方式使歌手穿梭于老照片中,帶領觀眾“親歷”40年經典瞬間,共同見證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
      2019-01-10
    • 紀錄片商業化之路別走偏了

      前不久,《歷史那些事》頂著“實驗紀錄片”的先鋒頭銜,裹挾著一干二次元表達、“無厘頭”內容登陸B站,目標直指該平臺用戶,但這樣討好到近乎“定制”的作品,卻并沒有號準B站用戶的“脈”。
      2019-01-10
    • 影視行業風險大 明星“對賭”騎虎難下

      2018年賀歲檔都已經結束了,馮小剛導演的賀歲喜劇片《手機2》仍無上映消息。2018年馮小剛沒有一部新片亮相,他創立的浙江東陽美拉與華誼兄弟簽訂的對賭協議,年度任務恐怕也很難完成。
      2019-01-09
    • 2018年21%職業主播月收入過萬

      1月8日,陌陌發布了《2018主播職業報告》,通過對超過萬名網友、5000多名主播的抽樣問卷調查發現,網絡主播已經被用戶、主播公認為是一種職業。據報告顯示,職業主播的收入遠高于兼職主播,9 6%的兼職主播月收入超過萬元,21%...
      2019-01-09
    • 藝考“冷專業”緣何一夜之間成爆款

      上海戲劇學院2019年藝術類校考日前開始網上報名。距報名結束還有三天,報考者就已突破3 5萬人,創歷史新高。除歷年最受考生青睞的戲劇影視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廣播電視編導三大專業外,今年出現一匹黑馬——“舞臺美術”相...
      2019-01-09
    • 2018過半

      2018過半"片單劇"未落地 2019電視劇急需"去庫存"

      每到歲末年初,都是各大衛視公布未來一年片單、招商引資的時節。有媒體近日統計,2017年年底各大衛視公布的片單排播計劃,在2018年的執行度并不算高,不足一半的電視劇成功首播,而另外一半多未能幸運面世的劇目,則成了積壓劇...
      2019-01-09
    • 2018年北京演出市場持續增長文旅融合成為發展亮點

      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演出行業協會獲悉,2018年全市演出市場再創新高,演出場次、觀眾人數、票房收入分別增長至24684場、1120 2萬人次、17 76億元。其中,受益于政府積極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旅游演藝成為北京演藝市場...
      2019-01-09
    • 電影演員亮相小熒屏有贊有彈 如何才能氣場相合

      電影演員亮相小熒屏有贊有彈 如何才能氣場相合

      周冬雨、羅晉主演的《幕后之王》日前開播,這是周冬雨再次征戰熒屏的作品,引來不少關注。周冬雨的表現,有人夸她是《幕后之王》的最大亮點,也有人認為她的表演不夠電視化。近幾年,不少電影演員回流熒屏,對于他們的表現,也...
      2019-01-08
    • 還有多少“綜N代”依舊亮眼?

      回看2018年,綜藝當中又出現了多檔深耕“說唱”“科技”等主題的節目,雖說是“小選題”,但在大制作的季播節目中,不僅成功登上了頭部節目,也讓小眾的文化被更多的觀眾喜愛。綜藝市場的下一個“風口”在哪里?什么樣的節目又...
      2019-01-08
    • 一大波翻拍劇在路上

      一大波翻拍劇在路上 "影視圈沒編劇了嗎"成熱搜

      去年,內地翻拍劇迎來井噴,但大多數都光景慘淡:《尋秦記》被拍成了《快樂星球》,豆瓣評分2 3;《新笑傲江湖》選了個“路人”令狐沖,豆瓣評分2 5;新版《流星花園》豆瓣評分3 3……網上一個熱搜梗“影視圈沒有編劇了嗎”...
      2019-01-07
    • 讓短視頻賦能主流文化

      近年來,中國流行文化產品“出海”成為常見現象。據媒體轉引研究機構數據,抖音國際版TikTok風靡日本及東南亞市場,在美國的月度下載量曾經力壓“臉書”等知名軟件,躍居市場首位。一系列來自海外的好消息,再次將整個短視頻行...
      2019-01-07
    • 電影市場明顯降溫 小鎮青年還能支撐大電影嗎?

      電影市場明顯降溫 小鎮青年還能支撐大電影嗎?

      本周,貓眼研究院、電影頻道、“燈塔”等多家機構推出了各類2018中國電影市場數據。這些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電影雖然票房突破600億成績喜人,但是中國電影市場卻明顯降溫,較2017年票房同比增長9 1%。
      2019-01-07
    • 有質感有溫度 正劇走出新路

      在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跨年播出的電視劇《大江大河》上周五正式收官,豆瓣評分為8 9分,是2018年度評分最高電視劇的優秀記錄。這部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而創作的獻禮劇,讓帶有歷史質感和情感溫度的正劇重新回到觀眾注意力的中心。
      2019-01-0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