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貿易摩擦升級 中國手握三張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8-22





      美國日前宣布對華發起“301調查”令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的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21日做出強硬表態:中方對美方這種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做法強烈不滿,將采取所有適當措施,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
     
      若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溫,中國能打出哪些反制牌?
     
      第一張牌,是限制進口美國商品。
     
      美國對華貿易依存度不低。目前,中國是美國除北美地區外最大的出口市場,也是美增長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場之一。
     
      據中方統計,最近10年間美國對中國出口年均增長11%,幾乎是同期中國對美國出口年均增速的兩倍。美國62%的大豆、14%的棉花、25%的波音飛機、17%的汽車、15%的集成電路出口目的地都是中國。
     
      另據美國官方數據,2016年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第二大出口市場,占美國農產品出口的15%;每個美國農民平均向中國出口農產品約1.2萬美元。
     
      在此情況下,限制進口美國農產品和高端制成品將是中國的一大“王牌”。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如果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波音公司在中國的出口業務必然受到很大影響,也將使依賴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大批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遭受沉重打擊。“若中國出手反擊,制裁的是一個波音公司,影響可能波及美國小半個制造業。”
     
      美國學者對此也心知肚明。作為一項貿易戰影響研究的主要作者,美知名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執行副所長馬庫斯·諾蘭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即使中國僅以限制進口美國飛機和大豆來還以顏色,后果也將是“破壞性的”。
     
      第二張牌,是削減對美國出口。
     
      美國現為中國最大出口市場。家電、玩具、鞋靴……各種性價比高的“中國制造”給普通民眾特別是中低收入者帶來了不小實惠,而這部分人正是特朗普著意要迎合的對象。
     
      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數據,2015年典型的美國家庭年收入約為5.65萬美元,對華貿易平均為每個家庭每年節省850美元。牛津研究院估計,中國的低價商品將美國消費物價水平降低了1%-1.5%。
     
      “試想,美國老百姓正翹首以待特朗普貿易新政能改善他們境遇時,中美貿易戰卻給其福利造成了損失。在福利預期較為剛性的情況下,哪怕是不太大的損失都是難以接受的。”連平說。
     
      舉個有意思的例子。大約10年前,美國一位母親邦吉奧尼出版了《沒有“中國制造”的一年》一書稱,美國人的生活已充斥著來自中國的各種東西,她甚至找不到一根非中國制造的生日蠟燭。“沒有中國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會越來越麻煩,而且代價會越來越大。未來10年我可能都沒有勇氣嘗試這種日子(沒有中國產品)。”
     
      第三張牌,是減持美元資產。
     
      在連續5個月增持美債后,中國于2017年6月再次成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一旦中國開始大規模拋售美元資產,將影響美國金融穩定。
     
      但不可否認,這三張牌在打擊美國經貿的同時,也會不可避免傷及中國自身。正如中國官方反復強調的那樣,貿易戰沒有前途,沒有贏家。
     
      中美誰將更多承受貿易摩擦失控之痛?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看來,從長遠看,由于中國經濟的彈性以及增長與發展的巨大潛力,“美國終將承受更壞的結果”。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亦認為,考慮到中國產業體系完整,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不像部分發達國家存在明顯短板。一旦雙方在貿易問題上交惡,“美國遭受的損失未必比中國小。”
     
      互利才能共贏。美方只有與中方一同努力,中美經貿關系才能健康穩定繼續前行。(記者 李曉喻)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兩會”熱點引發多方關注 為何要打造中國的工業軟件平臺

      國務院與工信部文件強調“軟件定義”的重要作用,給工業轉型創新發展帶來新的視角、思路與機遇。如果說智能制造是中國工業必將跨入的大門,那么工業軟件及其平臺就是開門的金鑰匙,應像重視工業互聯網一樣重視工業軟件及其平臺...
      2017-03-22
    • “中國制造2025”今年怎么干

      《中國制造2025》發布實施以來,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為穩定工業增長、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當前,我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增長都處于新舊動能的轉換期,“中國制造2025”的相關推進工作仍面臨不少挑戰。
      2017-04-06
    • 國際投資者緣何看好中國經濟?

      對于中國市場,全球投資者最擔心的有兩件事:一是,由于國內債務高企,擔心中國經濟會崩盤;二是,擔心中國經濟落入所謂“中等收入陷阱”。
      2017-04-10
    • 中國礦業為何境外難做大?

      單打獨斗,互不為伍,對中國企業參與境外礦業投資未必是個好現象。國土資源部中央地質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國平表示,勘查與開發脫節,是許多中國境外礦業投資企業難以做大的關鍵。
      2017-04-1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