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業升級不可“一哄而上”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3-24





      《中國制造2025》的發布實施加速了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進程,為傳統產業的轉型和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但同時,機器人產業等領域的火熱也誘發了“一哄而上”的重復建設問題。


      “在‘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過程中,存在重復建設問題。”工信部部長苗圩日前在兩會記者發布會上指出,為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制造業發展亟需實現差異化格局。


      以機器人產業為例,近年來,我國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2016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7.24萬臺,同比增長34.3%,產業規模日益擴大。同時,產業技術水平明顯提升,人機協作機器人等高技術含量的機器人已經推向市場,語音和圖像識別技術等專有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V減速器等關鍵零部件研制取得實質性進展;機器人的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展;龍頭企業日益成長,并在細分領域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國際合作深入推進……


      但在這一過程中,機器人產業也出現了高端產業低端化和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的風險。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建成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區超過了40個,機器人企業數量超過了800個。全國有20多個省區市把機器人列為重點產業進行培育、推進。“在自主品牌方面,我們的工業機器人大多是一些中低端產品,六軸以上多關節的機器人供給能力相對較低。”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道,針對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傾向和苗頭,要提升產業創新能力,重點支持機器人產業關鍵零部件質量及可靠性能的提升,突破產業發展瓶頸,推進機器人在新興產業和傳統制造業領域的應用,推進機器人產業邁向中高端。


      同時,要進一步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加強行業自律,加快完善檢測認證平臺,進一步促進機器人及關鍵零部件認證和評價體系的完善,加強行業發展的規劃引導,推進各地的機器人產業科學、理性的發展。


      實際上,為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和同質競爭等問題,工信部已制定了《中國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6年)》,推動各地根據自身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區位條件和市場環境,選擇發展重點和方向。嘗試用這種方式,讓各地集中力量支持自己的優勢產業、優勢企業錯位發展,實現差異化發展格局。


      制造業的發展也要注重區域產業的協調發展。苗圩同時強調,目前,東北、西北等能源資源型產業特點突出、重化工業占比較高的省份,制造業發展面臨的困難較大。要充分發揮產業政策在促進區域產業協調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在這些省份負重爬坡的時候助一把力。(湯莉)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共享單車:讓傳統制造業騎上快車道

      2016年,共享單車迎來發展熱潮,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健康又環保的“時租自行車”出行,“共享經濟”也連續出現在2015年和2016年度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2017-04-10
    • 制造業“三同”需要系統推進

      隨著中國產業和消費升級來臨,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即“三同”)被提上戰略日程:要求企業在同一條生產線上,按照相同的標準生產出口和內銷產品,使供應國內市場和供應國際市場的產品達到相同的質量水準。
      2017-04-27
    • 信息技術引領制造業智慧轉型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風起云涌,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要特征的智能制造成為全球制造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等重要領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發新一輪產...
      2017-05-02
    • 制造業升級之本在于企業創新

      近兩年,關于中國經濟能否保持中高速增長,以及中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討論頗多,而問題的答案,似乎都繞不開中國需要制造業轉型升級。
      2017-05-1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